浦东新区城东路789弄康达公寓的多位居民向新民晚报夏令热线反映,小区2幢、3幢楼内各有一台电梯,然而,这两台电梯至今停运超过10年,给居民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不便。更令人奇怪的是,现在连电梯钥匙都找不到了。当初是哪方关停电梯的?重新启用还要等多久?记者就此展开调查。
居民钱先生介绍,康达公寓2幢、3幢楼都是4层高,1、2层为商铺,3、4层是居民公寓,公寓每层有20多户。“我是3年前搬进来的,当时电梯就处于停运状态,听说是之前的物业要求关闭的。”钱先生说,这两幢楼的层高为4.8米左右,因此每层的楼梯台阶特别多,“尤其是大夏天,从1楼爬到3楼要出一身汗”。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两台电梯的轿门破旧不堪,旁边的按钮也已失灵,轿门前还堆放着不少杂物。谈及楼内电梯停运,住在3幢楼的李阿婆忍不住大倒苦水:“每次买菜回家最吃力,我提着小推车一级级爬楼梯,走一会儿停一会儿,回到家往往腿脚酸软。”另一位居民王先生说,他行走不便,上下楼要比别人花费更多时间,急切期盼楼内电梯能早日重启,让大家告别“爬楼”生活。
对于电梯为何停运,3幢楼的老居民李阿婆回忆,她和老伴在康达公寓居住了十多年,大约在2014年,楼内电梯突然被关闭。“是物业公司停掉的,但这台电梯当时其实没有故障,搞不清楚物业为什么要关。现在肯定是已经坏了。”李阿婆说,这么多年来,小区物业管理单位陆陆续续换了好几个,但始终无人解决电梯停运问题。
目前服务小区的“纳奇物业”吴姓负责人透露,她自2018年入驻康达公寓工作,对电梯停运原因不知情,手中也没有设备钥匙,更不知电梯是什么品牌、有什么故障等。
为了用上电梯,最近两年里,钱先生多方投诉,无奈迟迟看不到希望。“居委会说,会帮助推进小区业委会成立,成立后通过相关程序动用维修资金维修电梯。”钱先生说,根据《上海市住宅物业管理规定》第七十三条,发生紧急情况,如电梯故障,电梯专业检测机构出具整改通知书要求停运的,“业主大会成立前,物业服务企业应当持有关材料,报房管机构审核同意后组织实施。维修、更新费用经具有相应资质的中介机构审价后,报区房屋行政管理部门在专项维修资金中直接列支”。他认为,按上述规定,康达公寓的电梯问题完全可以走应急渠道解决,并非“没有业委会就没办法了”。
记者与属地惠南镇政府取得联系。7月23日,惠南镇城建中心、文源社区、梅花居委会和居民代表召开协调会,制定了初步解决方案:首先,由社区联系电梯停运时的托管物业(彩虹物业),找出电梯钥匙;接下来,对接特种设备检测单位检测电梯,列出电梯需维修或更换的零部件费用。惠南镇相关工作人员表示,关于电梯维修费用有两种选择:一是居民自筹资金维修,二是走应急维修渠道从维修资金中列支维修。目前待计算出全部维修费用后,再与广大居民商议选择哪一种出资方案。
康达公寓这两幢楼的居民究竟何时能乘上电梯?本报将持续关注。
本报记者 夏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