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2日 星期六
荷塘清趣(中国画) 乡音伴我前行 风雨巴音布鲁克 智“斗”老妈 用歌声唱出生命之美
第15版:夜光杯 2025-07-28

用歌声唱出生命之美

——听孟庭苇演唱的“新都市爱情三部曲”

李广平

在七月酷热的日子里,我一直在听我的朋友、上海交通大学行业前沿课程教授胡梅雄先生为宝岛台湾歌手孟庭苇创作的系列歌曲“新都市爱情三部曲”。这三首歌曲,犹如一阵又一阵清凉之风,吹拂着我内心的浮躁和疲惫,让我想起我们一起在新疆赛里木湖寒风凛冽中的呼唤,以及观察“赛里木湖蓝”的冰块撕裂后大地的变幻色彩,聆听赛里木湖周边哈萨克族人爱情故事的情景。原来,这些深切真挚、细腻入微的情感故事,通过梅雄兄的心血沉吟,借由孟庭苇的歌声,凝结成了一首名为《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的动人心弦的歌曲。而后,胡梅雄先生回到大都市的书斋,目睹着上海沧海桑田的变迁和深入北京漂泊者心灵的歌曲《寂寞的上海下起了孤单的雪》《你是北京流浪的星星》相继诞生,构成了一部完美的从新疆到大都市上海和北京的“新都市爱情三部曲”的歌坛佳作。

这三首佳作展示了生命的三种大美。首先是生命中爱情的浪漫与凄美,叙事歌曲创造出来的想象之美。《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源于采风中听来的一句话“赛里木湖是大西洋留下的一滴泪”,胡教授展开想象的翅膀,让白天鹅起飞,再将哈萨克姑娘那滴炽热眼泪,凝练成天鹅与少年在赛里木湖的凄美相遇。孟庭苇的歌声如湖风拂过:“那个太忧郁的少年,爱上像云朵的天鹅,想要永远定格她的美”,音符飘荡在冰清玉洁的赛里木湖面上,构建起一个超越尘嚣的平行时空。但是当“雪山默默凝结谁和谁的心碎,”“浩瀚星河在为谁和谁而闪烁”;当我们在现场看到的赛里木湖蓝色“崩裂的冰块一层层推向岸边”,那碎裂的声响何尝不是爱情纯粹质地被现实撞击的隐喻?这滴“泪”是胡梅雄对遥远爱情传说的深情回望,更是献给所有在钢铁森林中渴望心灵绿洲者的梦幻邀约——它凄美如歌,却永恒如赛里木湖。这首歌曲其实还呼应了孟庭苇多年前演唱的名作《谁的眼泪在飞》,两首歌曲形成互文关系,丰富了歌曲的故事性,让两朵时空交错的爱情之花盛开在一起。我感觉这首歌曲是孟庭苇演唱生涯中近年来难得的叙事歌曲的佳作,也是胡梅雄先生立足原创歌坛的代表作。

其次是这三部曲的音乐梦幻之美。出生于上海一个文化世家的胡梅雄,对上海的风华绝代自然有深刻的领会。他在上海冬夜创作的《寂寞的上海下起了孤单的雪》,将笔触转向现代都市的情感迷宫:当舒伯特永恒之美的《小夜曲》作为小提琴前奏奏响,在孟庭苇低吟浅唱中,那段横跨三十年的凄美爱情就预示了结局。我们都在这首歌里听到了那些曾经真实发生在我们周边的故事,看到了我们青春的身影。而前奏中木心先生的诗作更让人怦然心动:“我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啊,你再不来,我要下雪了。”整首歌的旋律与编曲设计,太有腔调了,太上海了。前述歌曲《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的前奏曲更是引用了我们最熟悉的古典音乐大师圣桑的《天鹅》,为歌曲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文化风味。而胡梅雄来自北京街头灵感的歌曲《你是北京流浪的星星》则用“台北的夜空、无措的星星、漂泊的云”呼应孟庭苇的名作《风中有朵雨做的云》,是胡梅雄对孟庭苇早期经典的致敬与重构——“我是台北漂泊的云”唱响,与《风中有朵雨做的云》形成跨越三十年的时空对话。音乐在此成为魔法师,巴赫《咏叹调》的深沉引子,终章《小星星》的钢琴变奏,构建起一座座情感回廊——让漂泊者的孤寂在音符的明灭间获得尊严的栖居。这就是用音符构建的人性之美的旋律化展示,也是音乐人最大的尊严。

其三是生命的历程之美。三部曲构成了一幅完整人生的情感迁徙图:从赛里木湖的超自然旷世奇恋,到上海雪夜的孤影独吟,再到北京台北双城流浪的无奈星云,这不仅是地理坐标的转换,更是现代人情感历程的凄美优美到壮美心灵图景的缩影。胡梅雄以敏锐的心灵观察力,想象出赛里木湖的梦幻爱情,也捕捉了都市森林中我和你情感的复杂光谱:那“大西洋最后的一滴眼泪”,润泽了我们被钢筋水泥的城市喧嚣所困扰的心灵;当“寂寞的上海下起了孤单的雪”,那些寒冷的冬夜里在拥挤的地铁上的孤独,那些在沉寂深夜的遗憾,那些不为人知的哭泣,是否能在孟庭苇充满爱与雪的冷热循环的歌声中得到抚平?这样也许我们就可以在冬夜里安然睡去。而《你是北京流浪的星星》里,孟庭苇的歌声如月光,照亮我们内心最深处的共鸣:谁不是生活里“颠沛流离”的那个人?谁又不是寒夜里“大雪纷飞”的那个人?但正是在这颠沛中,我们以泪为湖,以雪为诗,以星为引,于不自由处雕刻出爱的坚韧昂扬姿态。

胡梅雄为孟庭苇创作“爱情三部曲”,以赛里木湖的“天鹅与少年”之爱的传说为起点,以京沪千千万万漂泊灵魂的现代爱情为舞台,最终抵达了人类情感永恒内核的彼岸。孟庭苇的声音是穿越时空的浪漫与温柔,狂放与不羁的音乐轻舟,载着我们驶过赛里木湖蓝色琥珀之湖,飞越了都市的喧嚣,在音符的缝隙里,我们照见自己的泪与梦、漂泊与守望。这股音乐“清凉之风”的价值,不仅在于抚慰千万饥渴慕爱的心灵,更在于揭示出纵使时代如海啸般席卷,灵魂深处对纯粹之爱的向往与坚持,依然是我们不沉沦的方舟。

当孟庭苇最后一个音符消散于都市的夜空,你或许会抬头寻找那颗属于自己的星星——纵然流浪,那光芒依然在证明:我们曾如此炽热而疼痛地活过、爱过。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