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去年9月16日登陆临港新城的“急性子”台风“贝碧嘉”不同,当前的“竹节草”更像是个“慢性子”。“急性子”与“慢性子”的台风,究竟哪种更让人头疼?
对此,上海市气象局服务首席邬锐博士表示,“贝碧嘉”移动速度快,登陆当天下午就结束了影响;而“竹节草”结构松散、强度较弱,移动速度不到“贝碧嘉”的二分之一,滞留时间却长达48小时以上,预计要待到8月2日,其间还会经过上海、横穿江苏,甚至可能进入安徽。“贝碧嘉”这类“急性子”台风的特点是爆发力强,但因为持续时间短,整体影响范围相对局限;而“竹节草”这类“慢性子”登陆后移动缓慢,水量充沛,“洒水”时间长,给上海带来的风雨影响可能更大。
邬锐强调,台风的“性子”与强度并无绝对关联。“台风没有所谓的‘好与坏’,只有科学认识台风,才能有效守护城市安全。” 本报记者 马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