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4日 星期一
没到心疼老将的时候 传承之战留下的不止是胜负 四冠王是如何炼成的
第12版:文体新闻/体育 2025-08-01
陈芋汐书写女子10米台新传奇

四冠王是如何炼成的

陈芋汐亲吻金牌 新华社 发

从水池里出来,面向观众深深鞠躬,大屏幕上,430.50分的成绩遥遥领先。第四次,陈芋汐将世锦赛女子单人10米台金牌收入囊中,这一纪录前无古人。陈芋汐为中国跳水队夺得本届世锦赛的第8枚金牌,也帮助中国队在这个项目上实现了五连冠,同时成为本届赛事中国跳水队首位三金王。

陈芋汐径直走向教练余晓玲,扑到她的怀里,眼泪夺眶而出。这份五味杂陈的情绪,或许只有她自己最能体会。但她并不想让人看到她的泪水,面对镜头,她挥手致意,露出了甜甜的笑容。

1

领军人物

决赛中,陈芋汐的发挥堪称完美。除第二跳后暂居第二外,其余各轮的技术表现力均高于其他运动员。最终,她以领先第二名德国选手多达63.40分的绝对优势夺冠。

不到14岁时,陈芋汐在光州世锦赛女子单人10米台夺冠,一鸣惊人。当时没人能想到,这个脸庞还带着婴儿肥的上海小囡,会开启属于自己的时代。随后,她创纪录地完成了该项目的世锦赛三连冠。去年的多哈世锦赛,队友全红婵首夺该项目冠军。时隔一年多,陈芋汐重新站上最高领奖台。

在女子单人10米台的世锦赛历史上,从未有人能四夺冠军,甚至在陈芋汐之前,都没有选手能完成卫冕。在这个项目要想长时间垄断冠军并不容易,直到“两小只”陈芋汐和全红婵出现,才真正实现了对该项目的统治。而在双人10米台项目上,陈芋汐与不同搭档已完成世锦赛四连冠。

要达成这样的成就,背后是千锤百炼的付出。出征新加坡世锦赛前,陈芋汐就表示,在单人项目上,自己更多是在挑战自我,如今,她用实际行动展现了自己的决心和信念。毫无疑问,陈芋汐已成为中国跳台的领军人物。

赛后,陈芋汐第一时间给季军谢佩铃一个大大的拥抱,拍了拍她并给予鼓励,随后招呼亚军普费夫过来,三人一起合影留念。面对镜头,她再次比起了心。

有意思的是,颁奖仪式上还出现了一个小插曲:中国跳水队总教练周继红将铜牌和银牌颁错了。陈芋汐招呼大家拍照时,细心地跟德国运动员解释一番,将她和谢佩铃的奖牌更换过来。

2

突破“魔咒”

1.65米的身高,不到90斤的体重,陈芋汐从空中落下的姿势,轻盈、流畅又充满力量。线条流畅的身材充满美感,可身上的肌肉贴却从未少过,多年来,她一直在同伤病作斗争。

控制自己的身体,远比控制思想或行为难得多。陈芋汐每天称重10次,对体重的要求近乎苛刻。“我用大量的时间去累积,去达成自己想要的东西,比我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的意义更大,是更高级的快乐。”她的话里,藏着超越年龄的清醒。

就这样,即将年满20岁的陈芋汐在新加坡世锦赛又创造了一项纪录:她成为世锦赛夺得女子单人10米台金牌最年长的中国运动员。

在女子10米台这个项目,一直有个“20岁魔咒”。自1984年周继红夺得中国首枚奥运跳水金牌以来,近11届奥运会女子10米台冠军的平均年龄不到18岁,中国队没有超过20周岁的女运动员获得该项目金牌。

伏明霞未在10米台实现超长时间统治,她最后一次获得该项目冠军是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当时不到18岁。陈若琳是女子跳台的常青树,她最后一次在大赛单人项目摘金是2012年伦敦奥运会,当时19岁。

等到2028年洛杉矶奥运会,陈芋汐即将23岁,如果能夺冠,就将打破这一“魔咒”。她的坚守,给中国跳水年轻后辈带来了宝贵的范本。天赋之外,日复一日的自律、与伤病对抗的坚韧、对技术细节的极致追求,是通往巅峰的必经之路。

本报记者 陶邢莹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