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08日 星期五
金盏倒垂莲  次晁无咎韵 窗(布面丙烯) 路过的原野 消暑糖番茄 读诗 流逝 癞蛤蟆驯花豹
第12版:夜光杯 2025-08-04

读诗

蒋一谈

诗集的选择和阅读是一件很私密的事,又是一个很切身的话题。一个文学阅读者或写作者,能在年轻的时候遇到第一位文学意义上的“亲人”,这是很幸运的事。相遇是机缘,寻找更是积极的行动。所谓文学上的亲人,就是那位很契合你的审美感受,能触动你,启发你,带给你思考,同时又能鼓动你提笔尝试写作的那位作家或诗人。在阅读或写作的过程中,你很可能会遇到第二个“文学亲人”。

我想推荐这两位诗人的诗集。第一位诗人是玛丽·奥利弗,她的中文版诗集是《去爱那可爱的事物》《在万物中醒来》(上下册)。这位诗人是自然主义诗人,站在大自然里的诗歌写作者,是不能被大自然轻易淹没的,他要依靠诗句腾挪,既能贴身大自然,又能俯视大自然。

我推荐这本诗集,还有这样的考虑:我们发现,每一棵树的枝叶都长得那么自然,那么好看,即使有地心引力,那些枝叶依然向外生长,呈现出生命的开放姿态。对整棵树而言,枝叶就是它的语言。所以,当你准备写作诗歌的时候,可以想想那些树、那些枝叶,你要用自然的语言、朴素的语言,或者说用树的枝叶语言去写作,去和地球引力比赛,多写开放性的诗歌,少写些封闭性的诗歌。

说到这里,我想起诗人布罗茨基这样描述过:在十九世纪,在很大程度上,诗人们比我们更有能力,譬如,集中注意力在个体上,集中注意力在树木、花草上。布罗茨基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他觉得,十九世纪的诗人用那种方式写作,以便让古埃及的人也能理解他们。十九世纪的人和古希腊罗马的人在宇宙中的感觉差不多相同。他们在地球表面上的位移也是那个速度:或骑马,或坐车。正因为如此,哲学家、历史学家、人类学家、作家和诗人,有这样的共识:二十世纪的人类,创造出了之前的所有岁月没有创造出的新的时间感:加速度。慢下来变得越来越重要,也变得越来越困难。

回过头来说,宇宙本身的演化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过程,地球上生命的诞生,经历了几十亿年的时间。所以,缓慢是宇宙的本质;可以理解却无法完全想象,是宇宙的哲学性和神性。既然如此,我觉得,同学们刚开始写作诗歌的时候,心里要装着这个汉字:慢。语言的速度和节奏不要过快,慢慢写,慢慢说,让你和写作的你有一定的距离。也就是说,艺术的意义,就是寻找和把握你与另一个你的间离感。

我推荐的第二位诗人是切萨雷·帕韦泽,他的中文版诗集是《艰难之活》。这是一本很朴素的叙事诗集。现代诗歌写作离不开人的内心情感,也离不开人和事的虚构能力,或者可以这样说,诗就是虚构,虚构离不开叙事,离不开结构,当你有了这样的基础,你又会发现,诗的叙事不是小说和散文的那种叙事,而是戏剧空间的诗性腾挪。当你有了这样的叙事能力,你会突然发现你的诗歌语言的呼吸时间比之前长了很多,也就是说,你会有信心把一首短诗写到四十行,或者六十行。能力积累之后,某一天,你又会发现你想试着去写超过100行或者200行的长诗。你写完之后,会发现你和诗中的人和事并没有生活里的那种密切关联,而你真的创造了一个叙事空间。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