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03日 星期一
吃得对才能瘦得稳 见证南昌起义的上海制造 雷峰蛾眉 西西里岛上的“钢琴师” 近距离接触叶圣陶
第15版:夜光杯 2025-08-05

雷峰蛾眉

申然

每次来到西湖,无论是信步漫游还是远眺湖面,我的目光总会不自觉地被雷峰塔所吸引。雷峰塔因《白蛇传》的动人故事而广为人知,也因其得天独厚的位置和古朴典雅的造型成为摄影师眼中的焦点。尤其当月色洒落塔顶,那种带着古意的画面,仿佛让人穿越回了一千多年前的某个深夜。

2021年12月6日的傍晚,我经历了一场与时间赛跑的奔跑。那天我早早查好了月亮落下的方位与时间,只为等这一刻——一弯蛾眉月从雷峰塔塔尖缓缓划过,仿佛轻轻吻过佛塔顶端。这一瞬间极富诗意,也唤起了无尽的想象:千百年前,是否也有文人墨客,站在西子湖畔,举头望月,在塔影与月光交错间,写下过千古名句?

拍摄当天的月亮呈现出极其纤细的“月牙”形态,角度也恰到好处,让整座雷峰塔在长焦镜头中显得更加挺拔、精致。更令人惊喜的是,那一刻画面中的雷峰塔,仿佛拥有了一丝清真寺的韵味——也许是月牙形态的暗示,也许是线条与光影的偶然巧合。这种文化元素之间的视觉重叠令人惊讶又愉悦,为这一幕增添了独特的趣味。

我使用的是索尼A7R3相机,搭配FE 200-600mm镜头,拍摄焦距为374mm,参数设定为ISO 1000、光圈f/6.3、快门速度1/100秒。长焦镜头不仅让我得以拉近画面,也很好地压缩了空间感,使得塔尖与月亮的“相遇”更加精妙。

这张照片最终也成为我个人摄影作品中极为珍贵的一幅。它不仅记录了雷峰塔的宁静之美,也捕捉了天文与建筑交汇的一刻,更承载着一次奔跑后的欢喜与满足。对我而言,这不只是一张照片,更是一次建筑物与自然、历史与当下的巧妙对话。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