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7日 星期日
红娘(设色纸本) 接力棒 国际文学周的大咖们 钓者境界 和母校交谈
第13版:夜光杯 2025-08-13

钓者境界

(新加坡)尤 今

年过四十的林岩迪,多年以来养成了深海垂钓的嗜好。每年总有五六次,和三五钓友租船远到马来西亚各大海域去深海钓鱼,在一望无际的汪洋大海上,度过漫长的十天十夜,寝食都在船上,在潮声浪影中追逐鱼踪。

在林岩迪的意念里,深海钓鱼不单单是一门休闲活动,更不是一项沉闷的消遣。钓鱼的人,不是在船舷把自己坐成一块顽石的。他说:“要在深不见底的大海中,诱使几十公斤的大鱼上钓,不动点儿脑筋,不用点儿心思,行吗?”

由于目标是钓大鱼,一般小鱼饵派不上用场,他使用的是陶质的大型仿鱼饵。

鱼饵放下海后,钓者必须通过不断抖动的手势,让鱼儿误以为假饵是生命力丰沛的活物,从而诱发它的食欲,激起它吞噬的本能。林岩迪说:在等待鱼儿上钩的时刻,精神必须高度集中,海风和海浪,都是“送信”的“使者”——一旦发现风与浪有异乎寻常的骚动和波动,就必须赶快拉动鱼竿,否则,大鱼便可能会挣脱鱼钩,逃之夭夭。

林岩迪透露,深海钓者是有“潜规则”必须遵守的——无论船上有多少钓友,也无论鱼有多重,他人都不能伸出援手,钓者只能独力把大鱼拉上来,因为呀,深海钓鱼不是单纯的消遣,而是一项人鱼斗智以及向自我极限挑战的活动。

有一回,林岩迪在沙巴东海岸的仙本那,竟然钓到了一条重四十多公斤的金枪鱼,他当时就是孤军奋战的。他说,拉鱼时,臂力、腰力、腿力,甚至脚踝之力,都必须取得很好的协调与平衡;此外,在紧要关头,鱼竿的适度控制,更是关键。他道:“当鱼尽力挣扎时,钓者应该适度地放线;等鱼恢复平静时,则得努力地收线——利用鱼竿一紧一弛的弹性来缓解鱼的冲力,消耗鱼的体力。”他戏谑地把这称为“遛鱼”——鱼儿一旦被“遛”久了,疲惫不堪,便易于被收纳为“囊中物”了。历尽艰辛把大鱼钓上来之后,拍了一张“胜利者”的照片,他便让它重归海洋的怀抱里。

我忍不住嚷道:“哎哟,你这不是一场欢喜一场空吗?”

“空?”林岩迪微笑地说:“舍即是得啊!我与大鱼搏斗而取得了胜利,钓鱼技艺更上一层楼,这便是我最大的收获了。这样的大鱼,是海洋的守护神,是属于全人类的,我不应该据为己有。我放生,也算是和海洋缔结善缘啦!”

“你把钓到的鱼儿全都放生了吗?”我好奇地问道。

“当然不是。深海钓者有自己的道德规范,一般,十公斤以上的大鱼和一公斤以下的小鱼,我都会放生。大鱼是海洋的灵魂,是海底的灯,不能带走;小鱼是海洋的孩子,是海里稚嫩的生命,带走它们会影响鱼群日后的繁衍,导致生态失去平衡。”顿了顿,又说:“我们常常会钓到两三公斤的白带鱼、金目鲈、鲷鱼、马鲛鱼、梭鱼、红甘鱼和鲣鱼等等。船上有厨师,鱼一上钩,当即炊煮来吃;那些鱼儿还是生蹦活跳的,只要在清水里加点盐,煮熟,鱼肉和汤水,都鲜甜得不得了!”

最近钓到五公斤左右的石斑鱼,林岩迪带回家去,呼朋唤友前来享用。席间有人问他:“你在船上天天餐餐都吃鱼,不会厌腻吗?”

他哈哈大笑:“哎呀,每一种鱼的肉质和味道都截然不同,百吃不厌哪!海洋就是一个聚宝盆,如果我们能善待它,千秋万世都有千姿百味的鱼儿来宠我们的味蕾呵!”说着,突然百感交集地叹了一口气:“只可惜现在的废水排放、塑料污染、过度捕捞、海底采矿、油渍污化、旅游开发等因素,严重地破坏了海洋的生态;说白了,世人是在不顾后果地蹂躏海洋啊!”

想到逐步走向衰亡的海洋,众人嘴里嚼着的鱼肉,突然泛起了一股酸涩的味道……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