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17日 星期日
夏荷(中国画) 寻找凌伯乾 我行!我素! 陌行斯远 老城厢的刨冰 天天都是读书日 神农架的“上海新村”
第14版:夜光杯 2025-08-13

寻找凌伯乾

辛旭光

今年是抗战胜利八十周年,老家高桥的乡史爱好者寻找高桥抗战时期人与事,沈伯兴先生撰文《高桥第一个飞行员》引起了我兴趣,在其帮助下,我在高桥西凌家宅,访谈了凌伯乾族人的后辈。他们提到,1989年春节,凌先生曾返乡参加一个后辈的婚礼,并向亲属赠送了他的两张旧照:一张是抗战期间,他驾驶轰炸机归来,站在机翼上,着一身破旧的飞行服,左手藏在身后,他说当时左手已受伤;另一张是战后他与未婚妻、高桥张姓姑娘的合影,戎装挺拔。笔者希望能联系凌先生,可惜凌先生已病逝,且家乡后人由于多次搬家,信件地址和电话都已遗失。于是笔者发动朋友寻找凌伯乾的信息。

不久,朋友那里发来一篇文章《史诗有情月照卢沟》,作者林念慈,部分原文摘录如下:“……八月十三日,日军进攻上海,淞沪会战爆发。当时未满十八岁的年轻人凌伯乾,正要进入上海东亚体育专科学校就读,因轴心国尚未开战,上海租界得以暂时偏安,凌伯乾才能完成两年制的学业,又因外形俊俏,被‘明星电影公司’相中,准备培训他成为明日之星……日军已占领武汉,想要到达大后方的重庆,必须经过日军长长的封锁线。凌伯乾等年轻人在游击队的护送下,白天睡觉、晚上赶路,以避开炮火攻击……他身负着对母亲、女友的承诺,以及牺牲者的托付,在许多战役里出生入死,但战争结束后,却再也看不见心心念念的母亲……所幸命运还有几分温柔,他和恋人结婚了……他们把‘华’字嵌入每个子女的名字里,愿孩子都能以中华为念……”

笔者核对文中姓名和事迹,与高桥乡亲们的回忆如出一辙。这就是凌伯乾先生,高桥第一位飞行员!本来他可从业于影视界,但国难当头,他冒死从戎,成为飞行员。凌伯乾的抗战故事,让高桥子弟血脉偾张;他将子孙姓名中都嵌入“华”字,以中华为念,让乡亲倍感温暖。笔者想努力联系上作者“林念慈”,凌伯乾的故事细节值得进一步的探究挖掘。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