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0日 星期三
石湾陶艺·得心应手 纪念救亡运动的铜墨盒 瓷枕中的清廉文化 归去来兮话旧书
第16版:民间收藏 2025-08-16

瓷枕中的清廉文化

“赵抃入蜀图”瓷枕

◆程瑞

瓷枕是古代小康之家的暑日纳凉寝具,在民间广泛流行。作为古玩收藏中的小众品类,古代瓷枕存世稀少。前些时日偶见一件“赵抃入蜀图”长方枕令我驻足良久,其独特魅力令人难忘,亦钩沉出千年前的一段美谈。

磁州窑位于河北磁县,始烧于北宋中期,历经金、元,延烧至明清。当时北宋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瓷器制作工艺达至新高度。磁州窑地处南北文化交融之地,南北制瓷技艺在此碰撞融合,形成以白地黑花装饰为代表,兼具刻花、划花、剔花等多种工艺的独特体系,其质朴豪放的艺术风格与当时诸多名窑并驾齐驱。

这件“赵抃入蜀图”长方枕长28厘米、宽18厘米、高12厘米,造型规整、线条流畅,以白地黑花技法将北宋名臣赵抃入蜀的典故绘于枕面,堪称磁州窑瓷枕的典型作品。画面中,赵抃青衫策马,与书童相伴行于蜀道,身后青山连绵、小路蜿蜒,将观者带入那个遥远的时代。史料记载,赵抃,字阅道,自号知非子,衢州西安县人。赵抃既是“纠察官邪、肃正纲纪”的“铁面御史”,也是善于治理地方的清官能吏。治理蜀地时,为官清正,政绩斐然,深受民众称道。他入蜀为官时轻车简从,仅携一马一仆、一琴一鹤,不搞奢靡排场,时人誉其“琴鹤清风”。这件藏品没有华丽的色彩堆砌,也无繁复装饰纹样,仅以简洁线条、质朴画风传递出历史的厚重感与人文精神。

中华文化中,廉洁文化源远流长。从古至今,清廉都是为官者的道德准则与行为规范。磁州窑匠人以瓷为纸、以釉为墨,将赵抃的清廉形象绘于瓷枕,将对清廉品质的敬仰化作生动画面,既展现出高超的绘画技艺,也寄托了对清廉品质的崇尚。凝视这只“赵抃入蜀图”长方枕,赵抃耿直清高、卓尔不群的形象呼之欲出。它不仅是实用卧具,更是历史的生动写照,是清廉文化的传承载体,激励后人不忘初心、坚守正道。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