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8月24日 星期日
个人养老金新增三种领取情形 上海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 申城全力打造入境游“第一站” 把中国竹材推广到更多地方
第4版:综合新闻 2025-08-20
力争在语料、模型、平台、场景等领域形成一批创新成果

上海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

本报讯(记者 叶薇)《上海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近日公布,将力争通过三年时间努力,在语料、模型、平台、场景等领域形成一批创新成果,推动3000家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化应用;打造10个行业标杆模型,形成100个标杆智能产品;推广100个示范应用场景,建设10个左右“AI+制造”示范工厂;发展5家左右综合集成服务商,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专业服务商,加快形成制造业智能化发展生态。

《实施方案》明确提出,要攻关基础和前沿技术,比如提升工业模型基础能力,发展工业元宇宙,攻关空间计算技术,实现工厂、仓库、实验室等空间全要素数字化映射和虚实协同,发展工业数据治理和合成技术等;推动AI在重点行业中加速应用,聚焦集成电路、电子信息、汽车、高端装备、船舶海工、航空航天、先进材料、钢铁、时尚消费品、医药制造等十大重点行业,打造细分领域行业模型,加快在工业场景中落地应用;推动制造企业立足全流程智能化基础,探索软件定义工厂、完全按需制造、智能工厂网络等制造新模式;建设“AI+制造”工厂,推进以人形机器人为代表的多类型具身智能在典型场景中的实用化部署,体现软件定义工厂、完全按需制造、智能工厂网络等制造新模式,形成标杆示范作用。

上海还将打造“AI+”智能产品,包括AI+工业软件工具;发展AI+工业母机、工业机器人、仪器仪表、能源装备、医疗设备、船舶以及低空等工业产品和装备;打造AI+消费终端,推动AI计算机、AI眼镜和AI手机等新型智能消费终端迭代升级。

在电子信息、汽车、装备等重点行业,上海将加快机器人应用,推动智能机器人在装配、焊接、喷涂、物料搬运等环节开展规模化应用,推动钢铁、船舶等行业打造人机协同智能制造作业单元,实现复杂工序无人化;制定工业场景人形机器人安全性可靠性检验检测方法,推动产品“持证上岗”。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