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郭剑烽)今天,《正义昭昭 大道同行——战后审判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面向公众展出。这个展览由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联合上海交通大学战争审判与世界和平研究院、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会共同主办。
昨天下午,记者来到展馆先睹为快。展览以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为主旨,分为“战胜侵略”“捍卫正义”“守护和平”三个部分,通过近400张历史图片、178套481件文物史料和历史影像和沉浸式互动场景等,生动呈现战后审判的历史过程,深刻阐释战后审判的历史意义与时代价值,彰显中国维护国际公平正义、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坚定立场。
这次展出的部分珍贵历史影像、照片和史料是首次以展览形式向社会公开。其中有两段从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遴选征集的珍贵历史影像,真实记录了抚顺和太原战犯管理所对日本战犯进行思想教育与人道主义改造的过程。战犯管理所将时事政策教育与认罪服法教育相结合,让战犯对其法西斯军国主义立场有了深刻的反省。
另外,还有最高人民法院提供的1956年审判日本战犯时留下的系列高清历史照片,包括沈阳审判与太原审判的提票回证、押票回证、庭审证据、战犯供述、判决书等司法文书,系统还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日本战犯进行司法审判的历史全过程。当年,为捍卫民族尊严,清算日本法西斯侵略罪行,惩办战争罪犯、伸张人间正义,全国人大常委会在4月25日通过了《关于处理在押日本侵略中国战争中战争犯罪分子的决定》。6至7月,最高人民法院特别军事法庭在沈阳和太原分别开庭,公开审判45名在押日本战犯。这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自己的国土上,第一次不受任何外来因素干扰独立开展的正义审判。这次展览特别选取了当年法庭录制的原声资料,特别是日本战犯在法庭上的陈述,从中可以了解他们曾经犯下的滔天罪行,以及受审日本战犯全部认罪服法的真实历史。这些珍贵档案,不仅展现了中国司法审判的严谨性与公正性,更彰显了新中国审判的重要历史价值。
本次展览的东京审判章节展出了两件珍贵文物:一件是中国检察官向哲濬在参加东京审判庭审期间用过的雷明顿牌机械打字机。向哲濬曾用它打出对日本战犯的起诉书和数万字的证据摘要,记录日军侵华期间所犯下的滔天罪行,是法理对抗暴行、正义终结侵略的历史见证;另一件是中国检察官团队成员高文彬在东京审判期间用过的Clarus MS-35型旁轴相机。这台相机拍摄了东京审判的大量现场影像,包括中方团队的工作场景、法庭内外实况以及部分证据材料的图像记录。这些照片不仅服务于庭审实务,也见证了中国检察官团队在国际司法实践中为维护正义作出的不懈努力和重大贡献。
展览特别单元集中展出了由法国友人马库斯·德特雷兹捐赠的有关上海抗战的历史照片。在国家文物局和外交部的指导下,今年年初,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收到马库斯·德特雷兹提供的618张历史照片后,同步开展鉴定评估。8月初,照片捐赠仪式在中国驻法国大使馆举行。
在主题展上,还有浦江暗涌、战火肆虐、城市之殇、民众蒙难四个单元,展出了近百张与上海抗战相关的历史照片,反映日本侵略者对上海这座城市的肆意破坏和对平民百姓的残酷暴行,多角度展现八一三淞沪会战前后的上海,揭示了日本侵华战争的历史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