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三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大会在北京隆重举行 新华社记者 李贺 摄
晨光洒满长安街,今天上午,不到8时,天安门广场已人潮涌动。人民英雄纪念碑前,“钢铁长城”主题景观巍然矗立,14座烽燧托举起“1945”“2025”字样,14只“和平鸽”振翅飞翔。丰饶金、城墙红和橄榄绿三色观礼台在朝阳下熠熠生辉,与广场周边迎风飘扬的红旗交相辉映,象征着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非凡历史意义。
由千余名官兵组成的新中国阅兵史上规模最大的联合军乐团,奏响了《松花江上》:“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悲怆的旋律将现场人们的思绪带回到九一八事变后人民流离失所、抗日救亡的年代。《太行山上》《保卫黄河》等抗战经典接连奏响,当旋律转向《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激昂乐章时,观众情不自禁地挥动手中的国旗,随着节奏放声高歌,整个广场奔涌着红色的波涛。
9时整,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隆重举行。雄壮的《义勇军进行曲》奏响,“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80年前,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候,沉睡的东方“醒狮”终于爆发出惊雷般的怒吼。
80响礼炮声划破长空,仿佛历史的回音,将人们的思绪带回到那个烽火连天的年代,诉说着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天安门城楼上发表重要讲话:
“今天,人类又面临和平还是战争、对话还是对抗、共赢还是零和的抉择。中国人民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站在人类文明进步一边,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与各国人民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势不可挡!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必将胜利!”
总书记的讲话掷地有声,饱含对民族复兴的坚定信念。观礼现场一次次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阅兵正式开始,45个方(梯)队一一接受检阅。所有人屏息凝神。胜利的荣光、历史的回响、未来的希望在此刻交汇。
“同志们好——”“主席好!”“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铿锵对答在天安门广场上空回荡,彰显着三军将士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空中护旗梯队悬挂着党旗、国旗、军旗掠过天际,以磅礴气势飞越天安门上空。引擎的轰鸣声由远及近,观众纷纷仰首注目。
气势如虹的徒步方队,官兵们步伐铿锵、目光如炬,整齐划一的队列展现出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昂扬斗志;战旗方队中,每一面荣誉战旗都承载着一段光辉的战斗历程;装备方队按照实战化联合编组,新型主战坦克、自行火炮、弹道导弹等现代化装备汇聚成钢铁洪流;空中梯队,新型战机以矫健的姿态,在天空中划出完美的直线。
从地面铁流到空中雄鹰,一件件大国重器集中展示,纵有千难万险,始终披荆斩棘,中国军队就是这样风雨无阻向前进,就是这样踔厉奋发向未来。
北京欧美同学会的郭蔚凌曾在海外留学,之后选择回国。她表示,能来到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大会现场既荣幸又感慨:“我要替太姥爷亲眼看看今天祖国的强盛。”她的太姥爷曾在抗日战争期间参与修建滇缅铁路。1942年因滇西失守,铁路修建被迫中止,近30万人的艰苦付出未能如愿,成为一段沉重的历史记忆。太姥爷悲愤成疾,直至离世也未能亲眼见到抗战胜利。如今,尽管祖国已强大,但她强调:“我们永远不能忘记这段历史!”
八十载沧桑巨变,不变的是中华民族的铮铮铁骨和浩然正气。八十载春秋更迭,不变的是人民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国家的热爱。天安门广场上的欢呼声、掌声和歌声,与展翅高飞的白鸽,见证着一个伟大民族对历史的铭记和对和平的珍视,与飘扬的红旗一同诉说着这段永不褪色的民族记忆。
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的时代强音,将永远激励着中国人民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特派记者 解敏 本报记者 陈佳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