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光影音乐会现场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本报讯(记者 陈佳琳)昨晚7时,天色渐暗。苏州河畔,上海四行仓库抗战纪念馆静静矗立。宛如红色旗帜飘扬般的流动光影攀上弹痕斑驳的西墙,“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珍爱和平 开创未来”的金色大字渐渐浮现眼前,与建筑融为一体。当天,静安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光影音乐会在此拉开帷幕。
此次主题光影音乐会以四行仓库西墙为天然幕布,通过16台超高清投影机以接近8K的分辨率呈现出一场震撼的视觉盛宴。光影诗篇《铭记历史·薪火相传》拉开了本场音乐会的序章,全面展现从十四年抗战历史到英雄群像,再到和平丰碑的故事脉络。
“这面墙本身是历史的见证者,表面保留了许多战争留下的痕迹,承载着深厚的历史记忆。我们并没有试图掩盖或修饰这些痕迹,而是充分利用墙体的质感,通过光影叠加的方式,将视觉叙事与建筑本身的历史底蕴有机结合,创造出一种在其他场所无法复制的、独一无二的艺术效果。”幻维数码创意总监章喆说。
演绎内容不仅讲述抗战峥嵘岁月,更传递不屈的民族精神以及对和平的珍视。开篇以极具冲击力的画面拉开十四年抗战帷幕,带领观众亲历那段全民奋起、血与火交织的历史片段;第二幕作为投影秀的核心,通过翔实的史料和诗性的创作手法,塑造不屈的精神意象,讴歌抗日英烈舍身为国的悲壮不朽;终章当英烈化为丰碑,胜利迎来和平,让观众完成“回望历史—致敬英雄—传递和平”的光影之旅,既表达“铭记历史”的厚度,更彰显“薪火相传”的力量。
音乐会则通过精心编排的曲目与光影叙事交相辉映,用经典诠释伟大抗战精神。吕其明的传世经典之作《红旗颂》(60周年纪念版)恢宏开篇,激昂旋律中,西墙光影红旗飘扬、星火汇聚,致敬先辈的热血与担当;交响诗《铁道游击队》选段,以音乐为叙事脉络,构建“潜行”“激战”“曙光”三幕具有戏剧张力的光影背景,唤起银幕内外的共同记忆;殷承宗、储望华、刘庄、盛礼洪根据作曲家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改编而成的钢琴协奏曲《黄河》第二、四乐章,浓缩民族气魄;《黄河颂》以水墨风格呈现奔腾山河;《保卫黄河》则以奔马为核心,千军万马踏浪穿越硝烟,描绘一幅不屈不挠的壮阔画卷;西墙上以“缅怀”“希望”“和平”“胜利”四类花卉意象串联,此时,交响曲《光芒》第三乐章奏响,澎湃乐音展现新时代中华儿女接续奋斗、共筑民族复兴伟梦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