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上世纪四十年代投入使用以来,抗菌药物曾经拯救了无数生命。然而由于长期广泛使用甚至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耐药已经成为全球共同面临的健康挑战之一。2021年,全球因细菌耐药性相关死亡的人数达471万人。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到2050年,每年因耐药性感染导致的死亡人数预计将达1000万人。近年来,我国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检出率和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并始终保持高位,这类细菌对身体造成严重危害。过去十年间,产金属β-内酰胺酶的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MBL-CRE)在全球范围内的病例数显著攀升,亚洲尤为突出,感染部位包含呼吸道、血液及腹腔等。危险因素包括既往定植、使用抗菌药物、入住ICU及侵入性操作等。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神经外科主任医师毛青教授指出,神经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患者,大多是严重脑出血、重型颅脑创伤、重大颅脑手术后昏迷卧床的患者,这些患者共同面临的风险是,非常容易发生感染。一旦患者出现发热、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意识进一步恶化,或者化验结果提示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和降钙素原明显增加,就要高度怀疑感染。这时医生会先根据经验使用抗菌素控制,同时尽快将患者的痰液、血液、尿液、脑脊液、伤口引流物等送检,找出导致感染的具体细菌,并明确哪些抗菌素有效,以便医生及时给患者用上有针对性的抗菌素。如果抗菌素使用不当,比如随意用药、疗程不足或过度使用,可能会导致细菌越来越“聪明”,产生耐药性。在病房环境里,因为卧床患者多、菌种复杂,这些因素叠加就让感染的风险更大。如果是耐碳青霉烯类的肺炎克雷伯菌引起的颅内感染,死亡率可达70%。
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HINET)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MBL-CRE菌株在CRE菌株中占比高达39.3%。产MBL的CRE感染死亡率相对其他感染更高,30天总体死亡率高达29.7%。MBL-CRE是具有高死亡风险的急重症多重耐药超级细菌感染,已成为临床面临的严峻挑战。产生碳青霉烯酶是肠杆菌目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最主要的机制。金属酶(MBL)是碳青霉烯酶的重要亚型,作为当前最难应对的耐药酶之一,它可水解几乎所有β-内酰胺类抗生素,耐药菌株突变速度非常快,而且常常与其他耐药酶共同表达,导致传统治疗方案疗效极差,严重威胁患者生命。近日,注射用氨曲南阿维巴坦钠(以下简称“氨曲南/阿维巴坦”)在上海多家医院开出全国首日处方。作为全球首个针对产金属β-内酰胺酶(MBL)细菌且覆盖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目细菌(CRE)全酶型的β-内酰胺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复方制剂,氨曲南/阿维巴坦的上市标志着我国在应对多重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治疗领域迎来突破性进展,开启抗感染治疗迈向精准治疗的新阶段。凌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