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秋生
自从春秋时越王勾践栽植兰花以来,会稽名士把兰花称为“君子”“处士”“青玉”,为人淡定自若,遇事不慌不忙,心境开豁。在越地风俗及其传统文化中,兰花已是一种品格、人格、国格的象征了。越人爱兰、养兰、咏兰、书兰、画兰、说兰,早已蔚然成风。1984年绍兴市定兰花为市花,并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兰花协会。
我特别欣赏兰花的“四清”美名。一曰气清:是曰幽香,宛若幽灵;似有若无,似近忽远。二曰色清:朵奇色妍,各具形态;似蝶飞燕舞,若梅开荷展。三曰神清:“常绿斗严寒,含笑度盛夏。花中真君子,风姿寄高雅。”四曰韵清:宁静致远,孤独清高;不求闻达,抱芳守节。独立而不倚,情韵何悠长。“室有兰花不炷香”(戴复古诗),是说对兰花的耳濡目染,已经习以为常了。
诚然,兰花不变的物性就是定。人在红尘难免被染,养兰就是学习兰花清静,戒污染,守定心走正道的真善之路,争取修成人生的正果。无论是儒道佛各家思想,都是讲为人处世的道理。一个真诚的人就像兰花一样,要耐得住寂寞,必以诚信为本,立德修身,才能成大器。言语行为不偏激,自爱爱人就是正,有兰心兰德的人必然心性不乱、坦然优雅,这不就是正人君子吗?
春兰、蕙兰、建兰、寒兰、墨兰等统称为芳兰。陆游诗云:“芳兰移取遍中林,余地何妨种玉簪。更乞两丛香百合,老翁七十尚童心。”芳兰即蕙芷,象征国家形象和标志。兰花之大用,在于美化人们的日常生活:居在兰室,饮有兰茶;餐伴兰酒,肴尝兰肉;浴用兰汤,药闻兰香;画赏兰舞,书作兰歌……
我爱故乡的越兰,曾为它写下了这样一副长联:“沐雨栉风,傲霜耐寒,性孤傲高标,貌安详缠绵,叶挺秀精神,花娇羞姿态,可以戏日弄月,高标而立世,内含正气,以柔克刚,爱静寂淡泊,天涯海角莫叹息;守节抱真,喜阴爱净,居深谷幽涧,生荒山野径,倚白石青松,送细馨暗香,也能怡情养性,素雅而依人,外露斯文,以弱胜强,秉娴淑妩媚,淡妆浓抹总相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