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0日 星期一
重返上海 费德勒人气依旧 “湘超”的火,靠什么点燃?
第10版:文体汇/动态 2025-10-11
“瑞士快车”再度驶入熟悉的车站

重返上海 费德勒人气依旧

费德勒 记者 李铭珅 摄

除了大众熟悉的“瑞士天王”和“瑞士奶牛”,早年征战职业网坛时,费德勒还有一个知名的绰号——“瑞士快车”,而上海是这趟“快车”最常也最喜欢驶过的“站点”之一。昨晚,费德勒带着满脸笑容出现在旗忠网球中心,与甄子丹、郑洁和吴磊一同参加上海网球大师赛的传统节目——“挚友之夜”。

来上海后,每次亮相时,费德勒总是带着温暖的笑容,举手投足间充满“松弛感”,而他的身份,也一直在潜移默化间变化。

父亲

10月7日晚,费德勒携10余位亲友抵达上海,抵沪后第二天,双胞胎“小费”就给瑞士快车出了道难题。

“我的儿子是勒纳·钱的球迷,来到这里之后就缠着要看他和丹尼尔(梅德韦杰夫)的比赛,要知道当时我们连时差都没完全倒过来呢。”费德勒在出席品牌活动时,语带无奈地透露。最终两位“小费”如愿在旗忠网球中心中央球场欣赏了勒纳·钱与梅德韦杰夫的精彩对决,不过老父亲并未陪同。

“他们挺乐在其中的,虽然喜欢的球员输了,但在上海的观赛体验,总是非常不错。”谈起双胞胎儿子的观后感,老父亲费德勒笑得欣慰,随后“瑞士快车”不忘为自己“找回场子”,他向子女喊话:“希望我登场的时候,他们也会看得认真一点。”

讲师

从2005年旗忠网球中心开馆起,费德勒用赛场上精彩的表现和一座座冠军奖杯,为自己在申城圈来为数众多的粉丝。时至今日,当年看着“瑞士快车”比赛长大的少年,大都成家立业。趁着与球迷互动的机会,费德勒化身讲师,讲述生活之道,也给少年球员提供建议。

面对申城的少年网球选手,前世界第一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在他看来,现在中国有越来越多设施优越的场地,这给年轻人提供了更好的条件和机会。“我认为提高适应能力是年轻球员需要具备的素养,因为每年有很多时间都在外比赛。”费德勒透露,当年自己第一次离开瑞士去国外比赛时,内心也十分不舍和忐忑,“如果想要取得成绩,必须克服心理关,走出舒适区。”他还特意强调,通往顶峰的道路没有固定的模式,年轻人需要找到合适的“赛道”。

选手

作为本次上海之行的重头戏,费德勒自然十分重视大师赛的“挚友之夜”。昨天下午,他早早来到旗忠,为热情的粉丝签名合影。晚间9时左右,走上中央赛场的费德勒仿佛回到了在场上争夺冠军的日子,即便是表演赛,他依然有足够的求胜欲。搭档功夫明星甄子丹对阵郑洁和吴磊的组合,费德勒不时笑着与队友耳语,讨论战术。表演赛后,看着热情依旧的申城球迷,费德勒放慢离开的脚步,眼神里多了几分眷恋和期待。或许从最后一球落地的那一刻,“瑞士快车”已经开始思考和计划下一次驶入上海时,能带来怎样的惊喜?

本报记者 陆玮鑫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