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 星期一
历史考据的堆砌与叙事灵魂的失落 刘雪华的“皮囊哲学” 一部明知结局的悬疑剧,为何人人还要追?
第12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2025-10-12

刘雪华的“皮囊哲学”

◆ 指间沙

有谁和我一样,是被刘雪华吸引进影院看《浪浪人生》的呢?观众的笑声不会撒谎,她演的阿太每回露脸都是有效出场,身边人惊呼:从来不知道刘雪华也是喜剧人!

“阿太想要,阿太撒娇,阿太得到”正在网上传播。90岁的阿太果然随心所欲,身在警局却提出“一个小小的请求”——拍张全家福。民警同志厉声道:“都别笑了!”阿太的嘴瘪了瘪,对方一下吃瘪:“来笑一个。”果然,再硬的汉子也抵不过九旬太婆可怜兮兮地撒娇。黄渤演的爸爸、殷桃演的妈妈、李嘉琦演的姐姐、范丞丞演的弟弟一字排开,身后墙上两行蓝色文字:“认识昨天的过错,把握明天的生活”,而刘雪华演的阿太站正当中,握拳,糯糯地喊:“加油。”

作为2025年国庆档唯一一部家庭喜剧片,《浪浪人生》的底色其实是沉重的,原著是蔡崇达2014年出版、畅销500万册的散文集《皮囊》,是继李娟《我的阿勒泰》之后又一次大手笔的散文影视化实践。

蔡崇达《皮囊》里,闽南农村的阿太也是画龙点睛之人,有经典金句:“我们的生命本来多轻盈,都是被这肉体和各种欲望的污浊给拖住。肉体是拿来用的,不是拿来伺候的。”66岁的刘雪华演90岁阿太,恰是对这句话的身体力行。

前段时间有个谣传,说刘雪华为了演阿太,把满口牙齿拔光了。剧组和刘雪华本人对此进行了辟谣。事实是导演选阿太角色时,曾担心刘雪华形象太过优雅,不像狂野的老太。结果,她当着导演的面,在咖啡厅里把嘴里的假牙给摘了,成功拿到了这个角色。并且,她在原本瘦削的基础上再减重16斤,刻意化老妆,压低原本挺拔的身姿,收敛起眼睛里的亮光,做到了戏里戏外判若两人。颠覆既有形象,舍弃靓丽外表,专注角色塑造,每一个好演员都会舍得使用自己的“皮囊”。

作为一个极其有天赋的演员,回顾刘雪华一生的演艺之路,她倒是从未被“皮囊”所困。

17岁开始拍戏,走路生风的刘雪华能文能武,可老可少。邵氏电影《武林圣火令》里,她饰演大反派静音师太,造型像霹雳大仙,不仅满头白发,连两道浓密的眉毛也是雪白的,而当时她年仅24岁。同一年,刘雪华还演了黄蓉,不是娇憨活泼的少女俏黄蓉,而是沉稳有心计的中年黄蓉。电影里演杨过的张国荣比刘雪华大三岁,还要称呼她一声“郭伯母”。

不仅在香港武侠片里以少扮老,后来刘雪华到台湾拍琼瑶剧,第一部也是跨龄演出:《几度夕阳红》开场时的李梦竹,已是被贫穷困窘折磨得枯槁憔悴的家庭主妇。二十几岁的刘雪华模仿中年妇女驼背、走路的步态,惟妙惟肖。琼瑶惊呼:这演技是老天爷赏饭啊。能演沙坪坝年轻漂亮“小粉蝶”的漂亮女明星一抓一大把,但能同时演好少女与中妇的女演员寥寥无几。

红到最巅峰时,刘雪华也没有过偶像包袱。她演未婚妈妈,演舞女,演女骗子,在悲剧里是眼泪女王,在喜剧里尽情疯癫。从任盈盈演到东方不败,从格格演到太后,她已经不休不止地在我们眼前演了半个世纪。

戏外的刘雪华,很少出现在众人面前。刘雪华说自己和张爱玲很像,喜欢清静、不太热衷社交。去年,65岁的刘雪华演了75岁的张爱玲。这是她第一次尝试舞台剧。剧本写得不好,可大家都是来看刘雪华的。她穿着旗袍,入戏地坐在台侧凝望,又孤独又绝美。记者问她为何会来挑战舞台剧,她说:“可能是因为我年纪大了,更有勇气也更想要接受挑战。”

是呀,本来刘雪华的后半辈子,只需要演演太后等古偶剧各种老太太,也会有戏拍。可是,人到暮年,演员刘雪华依旧积极地解锁新角色,探究新境界。

今年有句流行语:六十几岁,正是奋斗的年纪。叶童62岁参加“浪姐”学习唱跳,主持湾区升明月晚会;惠英红在“当打之年”,65岁凭《我爱你》获华表奖最佳女演员;何赛飞花甲喜得金鸡奖最佳女主角,谁说这不是岁月的厚赏?

《浪浪人生》首映礼上,66岁的刘雪华蓝衣白肤、乌发高髻、挺拔似柳,眼睛还是那么大那么黑,皱纹沟壑毫不隐藏,美得坦荡而自然。想演戏,演更多角色,人生暮年的“阿太”就这么一个小小的请求,何不满足她呢!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