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3日 星期一
鹤 玻璃栈道之行 好朋友“小黄” 梧桐树下的修鞋匠 那一杯牛奶 善作以善成,务实须创新 心领神会的快乐 学会做自己
第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2025-10-12

梧桐树下的修鞋匠

王宥骁

宁波市镇海应行久外语实验学校307班

以前写作文时,我总是对着空白的本子发愁,认为只有救火、航天这类大事才算得上是故事。直至读了冯骥才的《俗世奇人》,看到泥人张捏泥人的精湛技艺,刷子李刷墙的高超本领等故事后,我才恍然大悟:原来胡同里的普通人,也能成为精彩文章的主角!

李师傅的修鞋摊就摆在梧桐树下,那木箱的漆已脱落不少,不过里面的锤子、锥子、榔头等工具却摆放得井然有序。他的双手十分粗糙,拇指上常年缠着黑胶布,他不爱说话,总是闷着头干活,然而在补鞋时却格外灵活:只见钉子“噗”的一声扎进鞋底,铜锤“叮当”敲击两下,针线便顺着破洞穿了过去。有一次,我看得入了神,他难得地抬头看我一眼,笑着说:“孩子,你看,缝补鞋子要顺着皮纹来,不然鞋子会‘不舒服’呢。”我听不懂,想问他,他又低头忙起来。我至今不知道鞋子为什么会不舒服。

有一天放学时,大雨倾盆而下,我看见李师傅把顾客的鞋用塑料布仔细裹好,自己抱着木箱一头冲进雨里。雨水顺着他的裤腿不断往下流淌,可那木箱始终被他护在胸前。听邻居说,鞋匠常常念叨:“鞋是人的脚面子,得好好爱惜。”这不禁让我想起冯爷爷书中所写:“手艺人守的是手艺,更是一颗匠心。”

我将这些内容写成了这篇作文,题目叫作《梧桐树下的修鞋匠》。我学着书中的写法,细致描绘他补鞋时抿嘴的专注神情,刻画木箱里被磨得发亮的工具,以及雨天他护鞋的背影。老师在批语中写道:“平凡人也有闪光的故事!”

如今,每当路过那棵梧桐树,我总会忍不住多瞧几眼。原来写作并不需要去寻找惊天动地的大事,可以把身边的温暖,化作纸上的光芒。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