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花球迷的老朋友波耶特,最近频繁抢占足球新闻的头条。前些天,这名乌拉圭教头带领全北现代夺回韩国K联赛的冠军,然而高兴了没几天,波帅就因为没管住嘴,给自己惹了麻烦。
本周三,从韩国K联赛方面传来消息,波耶特因为赛后在社交平台上表达对主裁判的不满,收到了一张300万韩元(约合1.5万元人民币)的罚单。虽然与重夺联赛冠军的喜悦相比,小小的罚单看上去不值一提,但这一事件却带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非本土教练,如何更好地在陌生的环境中生存?
更主动融入
波耶特在申花执教时(见右图 记者 李铭珅 摄),就以充满激情闻名。2017赛季率队客战江苏,目睹莫雷诺在伤停补时最后一分钟进球后,波帅在场边一路狂奔庆祝的镜头,成为俱乐部历史上的一大经典。然而几个月后,波耶特却因为战绩不佳、队内关系处理不力、更衣室矛盾重重等原因黯然交出教鞭。此次他再度深陷舆论旋涡,情绪控制不力的表象背后,凸显出的是不少欧洲少壮派教练共同的问题——适应能力不足。
足球教练的工作,不只是给队里的球员制定技战术,与俱乐部高层和联赛管理方沟通、与球迷相处等问题都是对教练能力的重要考核。在中超各队和中国男足历史上,花费重金聘请过的外教不计其数,真正带领球队取得成功的,都是那些能快速适应全新环境的教练。米卢、布拉泽维奇、佩雷拉、施密特等都是典型的例子。更重要的是,这些教练大都是“主动出击”,他们在闲暇时间用各种方式努力学习和融入所在城市的文化,久而久之,自然也会更多地了解不同地区的“为人处世”之道。到了绿茵场和教练席上,这些日常的积累,甚至能打破语言带来的沟通障碍。至少在这一点上,新科韩国K联赛冠军教练波耶特,还有不少功课要补。
做心理准备
教练是个特殊的职业,随时面临下课风险,因此不论在签约谈判还是执教过程中,都应该做好应对各种情况的心理准备。
去年底上任全北现代时,波耶特曾放出一系列豪言。如今战绩上他交出了一张不错的成绩单,不过在赛场内外,他也遭遇过各种问题和尴尬瞬间。网络上全北球迷对于这位申花旧帅的评价也大都语带保留。或许对于波帅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蜜月期”后,他需要做好应对更多挑战的心理准备。
与波耶特相比,中国足球历史上因为没有做足应对困难的心理准备,最终遭遇“滑铁卢”的外教,可谓不计其数。每一次从期待满满到相看两厌的过程,都是一笔高昂的学费。巧合的是,当下正值中国男足国家队选拔新一任主教练的关键时刻,但愿申花旧帅在韩国的遭遇以及过往的一切是非,能为选帅工作组提供更多警示,不论是选人还是应聘,面对一个可能从未接触过的陌生环境和团队,把困难想得多一些,甚至做好最坏的打算,总不会是件坏事。
本报记者 陆玮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