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年女队茅艳婷(右一)与队友在比赛中
昨天从深圳传来捷报,十五运群众比赛桥牌项目决赛中,上海青年女队摘下金牌。此外,上海男队和上海青年男队也分别进入男子业余团体和男子青年团体前四名。全运会上出色的成绩,离不开上海桥牌浓厚氛围的熏陶和托举。
本届全运会,桥牌正式被纳入群众比赛项目。上海市棋牌运动管理中心联合上海市桥牌协会成立工作组,组织开展十五运上海桥牌代表队的选拔工作,最终36名桥牌高手脱颖而出,他们来自各行各业,有企事业单位职工,有桥牌俱乐部成员,也有在校大学生。
上海青年女队由李诗怡、楼明慧、茅艳婷、杨玲依、江奕萱和徐彤组成。担任队长的李诗怡别看年纪轻,但牌龄却不小。谈到桥牌对自己的影响,身为律师的李诗怡解释:“在情况不好的时候如何减少损失,或者遇到逻辑思考方面的问题时,通过桥牌锻炼的能力,都会让我在处理上和一般律师有所不同。”上海桥牌文化浓厚,打牌的圈子不少,通过桥牌,李诗怡也认识了新的朋友,“打桥牌的人心都比较静,结识的朋友都是蛮不错的。”
桥牌是两两搭档,牌手通过叫牌向搭档描述自己手里的牌,两个人的思维要在同一个频道上,把细节掌握得更好,便是一种提升。有时候,上海队选手之间也会发生激烈的讨论,但李诗怡印象中,大家都会迅速调整好,仍旧百分百信任队友,“尽快交流一下,全力打好下一副牌。”
虽然6名队员身份各不相同,也有不同的工作、学业要忙,但李诗怡感觉,通过这次全运会备战,队伍的凝聚力更强了,“有的队员忙于大学考试,有的刚出差回来,比赛前一阶段没有找到状态,成绩不太理想,但我们队伍还是非常团结,一股劲往上使。”
虽然组队时间不长,但队员之间的沟通和协作却很积极,这也是队伍最终取得好成绩的主要原因。身为队长,李诗怡会把大家拉进微信群,“然后我在比赛或训练中遇到有普适性的问题,就会发到群里,供队员们参考。其他队友也会这么做。这样一旦上场遭遇相似的情况,大家就不会慌张,都能处理好。”
针对桥牌规则和队员的心理素质,上海市桥牌协会邀请专家给队伍授课,赛风赛纪的具体要求更是队伍集训内容的重点。教练傅学明不仅为队伍完善叫牌体系,并且打造团队的凝聚力,根据队员的风格特点设计技战术,调整每个人的状态。傅学明说:“桥牌更多是心理上的交锋,输赢对情绪肯定有冲击,但心态稳了是打好牌的基础。”备战全运会决赛,尽管队员们都有各自的工作和学业,仍每周增加了一次训练。李诗怡说:“训练时傅老师非常严格,有时话可能说重了,但事后他及时跟队员沟通,或者让我与队员去沟通,无论是牌技上还是心理上,大家都得到了提升。”
10支队伍参加的决赛中,上海青年女队获得循环赛总分第一顺利晋级,半决赛力克传统强队北京,虽然最后的冠亚军比赛中,上海队因为循环赛阶段失利让对手拥有7分优势,但首节便完成逆转,一路领先最终摘下金牌。回顾首次代表上海参加全运会桥牌比赛的经历,李诗怡感受最深的,是桥牌在更高竞技舞台获得的认可,“全运会的比赛是最高规格的,会务组织、赛风赛纪的要求都非常正式。上海队赛前召开了动员会,让我们有一种特别的使命感。这跟我们平时打青年比赛、打俱乐部比赛不一样,大家都觉得我是运动员,我是代表上海来参赛的,要为上海去争荣誉。”
特派记者 金雷(本报深圳今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