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2日 星期六
游苏韵十三园 秋江归棹图(中国画) 师者风范映清溪 伟哉,芦天苇地 小巷里的老张 回到塞万提斯的文学原乡 难忘母校南模
第14版:夜光杯 2025-11-18

伟哉,芦天苇地

王鸷翀

白露未霜,寒露未霜,霜降无霜。只有蒹葭,今秋如期苍苍。

蒹葭泛指芦苇,多年生草本植物,地不挑肥瘦,耐咸苦旱涝。悠悠三千年来,江河湖海沼泽滩涂,遍地芦苇荡,风吹叶浪高。海芦江芦一高一低分护海堤江岸,一密一疏防守水土流失,迎风挡潮亦柔亦刚。

芦苇不比乔木身高腰杆硬,不如灌木篱笆扎得紧,不慕竹林疏影横斜,松松散散、大大咧咧地占据海陆两栖,仅凭一招:早到,比任何人都先到。这批长江口冲积沙平原最早的“原住民”,天选打前站。从芦青才冒尖尖角到苇叶发黄芦花白,春去秋复来,久等拓荒者挥镰斫芦,搭滚龙厅建环龙舍初辟草莱,挖灶埋锅造饭。万能的芦苇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生产资料、生活资料、建筑材料、辅材杂料无所不及,一片芦叶口哨乐天。芦苇荡里烟火日盛人丁兴旺,生生不息,好一派芦天苇地!

在芦荡中开辟的根据地,垦荒牛马并驾齐驱,趋利避害疏通水系,谋田畴五谷丰登,求苍天风调雨顺,不屈不挠抗击外寇。从明代沿海抗倭到全面抗战胜利,哪里有芦苇荡,哪里就是“海门卫”;哪里有“沙家浜”,哪里就在反扫荡。通江的官公岛湿地九曲十八弯,新四军游击队神出鬼没,日寇始终未敢越雷池一步。通海的八卦村脚盆圩隐于芦苇丛林,外敌贸然闯迷宫,皆为瓮中之鳖。茫茫芦苇荡草木皆兵,日伪不明虚实,清乡、扫荡绕道走。

北岸江滩,连片江芦为坠机缓冲根根寸断,芦荡民兵就地拯救负伤美军飞行员,闯关护送几百里不邀寸功。芦苇酷似平时拿锄战时拿枪的人民英雄,狼烟消散,荷锄高唱“二月里来,好风光,家家户户种田忙”,切回田园牧歌模式。

有诗云:正是河豚欲上辰光/芦根自带解毒秘方/立夏绿绦蒲草扎粽/未到端午怀念屈原/上梁蒸糕迎亲种子/豆红枣甜稷黄米香/芦绦阔手大包大揽/寻常日脚裹出众芳/粗杆细绳压簾搭桁/细芦支瓜棚下钓竿/不粗不细推成芦笆/毛竹顶梁芦门望帐/砖墩垫床花烛洞房/四围合拢茅庐草堂/男打芦席囤积余粮/女织芦菲裁剪衣裳/芦柴入灶烟花奔放/牧童熄灭挑火芦棒/短笛尺八换贴芦膜/吹到稻谷黄运粮忙/再来西风起蟹脚痒/一年苦劳烟消云散/一苇可航转舟逍遥/哨口风筝芦鹞上天。

伟哉芦天苇地,生态文明原乡!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