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28日 星期五
老师要从会AI到共创AI 巧编茭白叶 织出工艺美 这场前沿沙龙直面“新生命创制” 四十载  他的朦胧世界终显清晰 十年蓄力  终结生菜种子贵族时代
第4版:科教卫新闻 2025-11-27

这场前沿沙龙直面“新生命创制”

这是一场由90后青年科学家发起的沙龙。

秋日午后,黄浦区老市府大楼的一间会议室里,作为曾见证爱因斯坦阐释相对论的科学热土,坐满了来自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字节跳动、西湖大学等单位的生命科学和人工智能领域的科学家、企业家和投资人。

这场沙龙聚焦“生成式人工智能与合成生物学深度融合——从基础研究到生命创制”。发起人是临港实验室研究员、上海交通大学长聘教轨助理教授郑双佳。围桌而坐的,多是90后青年科学家、博士后及博士生,活动主要由青年主导组织,中青年共同参与。

为什么要谈“生成式AI与新生命创制”?什么又是“新生命”?在郑双佳的开场白里,他这样解释,“新生命”是既要符合现代生命科学共识,具备完整系统、代谢能力、遗传可传等基础生命特征,又区别于自然界发现的已知生命,在形式、功能方面有着新颖性的“活性实体”。与会专家说,“生成式新生命创制”,标志着我们从基因编辑迈向构建完整生命体的新阶段。

本次沙龙由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指导,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主办。上海科学技术交流中心主任段晓阳分享了围绕青年科学家打造前沿沙龙的初心和愿景:一是鼓励探索未知、促进跨界合作交流,打造一个“跨领域、跨学科、跨国界”的合作交流平台;二是营造敢于畅想、专注前沿的科学文化氛围;三是愿做大家科研路上的“合伙人”,守护创新火种。

今年,上海市科委推出了“先锋者计划”,期待选出一些有想法的优秀青年科学家——除了自己领域有一些初见端倪,初露锋芒的工作成绩外,还能够思考更多新方向,提出更多新思想。市科委副主任屈炜表示,“先锋者计划”有三个方向需要关注:前沿交叉、高价值和引领。他进一步解释,计划不以单个项目判定成败,而是以这一批的整体探索有没有成果,验证的路线是否可行,能否继续往下走,来下一个结论,“我们要提出一些具有国际引领性方向的,不能只是跟随。当科研人员越来越多走向前沿,边际效益就会出现,我们也要敢试错。”

据透露,“先锋者计划”也关注到了“新生命创制”领域。 本报记者 郜阳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