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7日 星期日
上海老人为什么爱学习?
第15版:做一个“积极老人” 2020-06-15

上海老人为什么爱学习?

刘朝晖

上海老人的社区课程越来越丰富。

上海社区为老年人准备了家门口的“老年大学”。

“我们年龄最大的学员超过了90 岁。最近几年退休的老人,学习的愿望尤其强烈。”

记者|刘朝晖

上海老年大学教室利用率100%,远远高于其他地区,网上报名名副其实秒杀。除了老年大学,上海社区中的老年活动中心,各种课程也特别受欢迎。

据统计,包括全市四所市属老年大学和联盟学校,以及各区的老年学校,整个上海市每年在老年大学参加学习的退休老人超过了95 万人,其中60 岁以上的老人超过了71 万。加上各个街道社区的,参加学习的上海老人已经超过了百万。可以说,上海堪称一座“学习养老” 的典范城市。

上网课的老人们

65 岁的陈老伯近一个月来每天上午九点的“规定动作”,是打开上海老年大学的微信公众号,进入新上线的 “长者星空” 空中课堂,内容是他在老年大学报名的文史课程。“由于疫情的关系,老年大学的春季班暂时开不了课,现在我像外孙一样上网课,停课不停学。”能够通过网络重新开始学习,陈老伯感到生活又充实了起来。在上海,越来越多的退休老人,通过老年大学这样的渠道接受再教育,丰富自己的退休生活。

上海老年大学的校长助理方帼萍透露,今年春季学期,学校的招生人数达到了23162 人。“最近这几年,我们每学期的招生人数都会比上一学期有小幅增长,但是由于教室等资源有限的关系,我们的招生名额远远满足不了老人们的需求。上海老人的求知欲望太强了,我们年龄最大的学员超过了90 岁。最近几年退休的老人,学习的愿望尤其强烈。”

据了解,上海老年大学开设的课程,基本都是根据老人的需求来设置专业,保健、服装、文学、摄影、烹饪、家政、计算机……还有高阶的声乐、古筝、钢琴课程。“目前我们开设了462 门课程,不夸张地说,我们所有的课程都是十分热门的。我们的教室排班密度也非常高,最多的一天要有四个班级上课。”方帼萍老师说。“老人的学费标准也不高,一门课程一学期在150-500 元不等,绝大部分在300 元以内,老人们都能接受。”据悉,由于疫情而设置的网课,老人们都很认可,下半年新学期开始,这学期的学员将可以免费继续学习。

从2011 年的秋季开始,上海老年大学和开放大学合作,开设了包括声乐、保健等在内的4 个专业的学历教育班,学员们通过4年学习,成绩合格者可获得首批老年教育大专学历证书。这一举措也得到了沪上老年人的欢迎,当时在报名的学员中,近三分之一拥有本科以上学历,不少学员表示,与其说它是张文凭,不如说是自己终身乐学的一张“荣誉证书”。

曾教授声乐学历班的方老师是毕业于上海音乐学院的硕士,她透露:“学生学习热情高,而且认真,并且对自己要求严格,渴求知识的欲望非常高,歌谱、教材上的问题都会被他们一个个地发现出来。他们学习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娱乐或者打发时间,似乎有着更高的追求。”

方帼萍还介绍,上海老年大学的联盟学校已经达到了21所,方便了更多老人就近入学。这些联盟学校之间,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可以让更多的老人学习到优质专业的文化课程。

社区教育寓教于乐

除了老年大学,随着上海各社区文化建设的推进加强,很多老人把学习的渠道和场所放在了家门口的社区。

在上海市区东北的新江湾城街道有一所老年学校,配置了包括标准舞蹈房、音乐教室、科普教室、多媒体云教室、形体健身教室、亲子中心、书法茶艺室、西洋画室、钢琴房等各类教学场所,还用新技术支撑,采用了智能教学管理模式,通过多样课程与活动,推动并形成街道老年居民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

据新江湾城街道文化办的徐轶介绍,目前新江湾城街道老年学校共开设涵盖文化传统、健体修身、健康养生和知识技能四大类共35 门老年教育课程,沙龙团队20 余支,下属19 个居委学习点开设120 余门老年教育课程,每年参与学习的老年群体达10 余万人次。

这几年来,老年学校还与新江湾城文化活动中心合作开设体质监测全过程管理运动课程,推动老年群体的健康教育活动,同时积极开展以学习型社区为特色的“文化进社区、学习进楼组、读书进家庭” 等各类创建活动,营造品质社区的老年教育文化氛围。

老年学校还引进高雅艺术进社区、睦邻课堂、财大一团一课、智慧课堂、人文行走、体验基地等各种项目,今年疫情期间更是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作用,向广大老年群体推送大量网络学习资源,开展丰富的线上学习活动,不断提升广大老年群体的文化素养和艺术修养。

在全市,社区教育的布点也是遍地开花。崇明“杨氏文化楼”建成后,为附近村民免费开放,家风家训传承、民间丝竹音乐、生活健康讲座等各类活动丰富多彩。在浦东新区沪东新村街道莱阳新家园示范学习点,搭建了老年教育微信学习平台。在徐汇区田林社区乐龄老年日间服务中心,不少老年人说,“到日托中心学习点,白天学习,晚上回家,每天有期待,生活很规律,这种不离家的边学习边养老的形式真的很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