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钟南山: 为社会树立起标杆
第21版:跨越2020 2021-01-04

钟南山: 为社会树立起标杆

黄祺

记者|黄 祺

他身上体现出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不仅成为了医疗工作者的榜样,更为社会树立起标杆。

踏着人民大会堂的红毯,84 岁的钟南山加快了步伐,上台领奖时,他走得大步流星。事后和年轻人一起分享2020年9 月8 日参加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时的感受时钟南山说:“走快点儿就说明我还没老,还可以干点儿事!”

钟南山的确没有老。

2003 年SARS 疫情中,大家认识了钟南山院士——一位说实话的、做实事、身姿挺拔的呼吸科医生。当年钟南山院士所在的广州是疫情的核心区,他说:“把重病人都送到我这里来。”17年后,2020年的2月20日晚间,钟南山接受央视采访,公布了“新冠肺炎人传人”的重要判断,那一刻后,全国疫情防控措施升级,湖北获得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医疗支援。

这一年中,钟南山院士的几个瞬间让人久久难忘。

一个是火车上头枕座椅靠背小憩的照片。1 月18 日是个周六,刚刚从深圳出差回到广州的钟南山院士接到紧急通知赶往武汉。当时高铁座票已经售罄,钟院士和助手上车被安排在餐车就坐。一路上他研究资料,累了就闭目休息,于是有了助手拍下的这个瞬间。

第二个画面是钟南山院士饱含热泪的眼眶。1 月28 日,武汉封城第五天,钟南山接受新华社采访时几度哽咽。他说:“大家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座很英雄的城市。”

第三个瞬间就是钟南山被授予国家勋章,表彰大会上发言时,钟院士显得有一点点紧张和拘谨,也许相较于谈自己的医学专业,这样的发言更难一些。

已经被授予最高荣誉,钟南山院士却并没有“退休”。下半年,钟南山依旧奔波在各种学术活动、会诊、政府咨询等工作中,84 岁,于他而言距离退休还早。

所谓坚定的信念,经过磨砺才更加坚定。

钟南山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小时候,钟南山随父母在躲避战火中经常搬家。父亲钟世藩曾任中央医院院长,1949 年新中国成立前夕,钟世藩没有执行国民党卫生署的命令撤往台湾,而是选择了留在广州。

出身医学世家,又是北京医学院最优秀的学生,钟南山的医学之路本该是一片坦途,但在那个特殊年代,个人的命运只能任凭时代大潮裹挟,毕业后,钟南山当过校报编辑,下放农村锻炼,烧过锅炉,整整11 年,他都没有从事临床工作。

钟南山43 岁时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公派留学人员,前往英国留学两年,过上了艰苦的留学生生活。“我深知留学的不易,但那个年代国家更困难,还依然送我们出去留学,有了这次来之不易的机会,我需要更加努力和勤奋,学成后回国提高国家的科学水平。当时的想法很单纯,爱国主义精神,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思想,深深地影响着我们那一代人。”

知道来路才倍加珍惜今天的一切。如今很多媒体将钟南山院士称为“国士”,他身上体现出的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不仅成为了医疗工作者的榜样,更为社会树立起标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