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6月30日 星期日
上海边检人,服务浦东开发开放二十年
第73版:社会 2021-01-04

上海边检人,服务浦东开发开放二十年

魏文亨

上图:旅客在“蛇形通道” 排队候检。

左图:启用移动验放车确保出入境航班快速通关。

上图:民警正在询问一名非法出入境嫌疑人。

左图:民警提前检查申请过境旅客的材料,提高通关效率。

撰稿、摄影|魏文亨

20 年来,浦东国际机场口岸出入境人流的大幅增长,带动和繁荣着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助力着跨境贸易便利化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发展。

2000年,如今的上海机场边检站前身浦东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正式挂牌,此后二十年的时光荏苒中,一代代上海机场边检人薪火相传,立足浦东国际机场服务,服务浦东开发开放。

“东移”,为了这片孕育奇迹的土地

“八五” 期间,随着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日益扩大,上海航空旅客运输量呈现每年23% 的增长,年吞吐量960万人次的虹桥国际机场,已无法满足上海地区航空业务发展需求。1994 年7 月,上海市委市政府提出“完善虹桥,加快浦东” 的上海航空港建设方针。经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同意,3 年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工程正式开工。

2000 年3 月16 日,浦东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正式挂牌(2010 年更名为“上海机场出入境边防检查站”)。

随着上海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际航班的陆续“东移”,机场建设力度的持续加大,浦东机场口岸的出入境人员数量逐年攀升。自2003 年以来,年度出入境人员数量已连续17 年位列全国空港口岸第一。 2019年,该口岸日均出入境近11万人次,比1999 年3 个月的客流还要多。

20 年来,浦东国际机场口岸出入境人流的大幅增长,带动和繁荣着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助力着跨境贸易便利化向更高水平、更深层次发展。20 年间,浦东国际机场发展成为拥有2 座航站楼、4 条跑道、全球最大单体卫星厅的世界级航空枢纽。

守护,让浦东安心大胆飞翔

20 年来,上海机场边检站坚持严查细验每一名出入境人员、创新加强与相关警种协同作战、持续加强与国内外同行合作交流,用实际行动筑牢口岸管控防线,为浦东开发开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2015 年4 月22 日,公安部公布“天网” 行动“百名红通” 逃犯名单。在上海边检总站部署指挥下,该站当晚组建专班,经过20 个小时的连夜排查,从海量出入境人员信息中,捕捉到已变换外籍身份、潜逃境外15 年之久的“红通” 要犯戴某某的踪迹。三天后,戴某某被一举擒获。

一石激起千层浪。首名“红通”逃犯的落网,产生巨大震慑效应,多名“红通” 逃犯回国投案自首。“2015 年以来,我们先后查获‘天网’追捕对象5 人,中央反腐部门予以高度肯定,上级领导特别批示在全国边检系统推广应用我站大数据排查工作方法。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宣传部与央视联合摄制的《红色通缉》专题片,也对我们参与的反腐败国际追逃追赃工作进行了重点报道。”分管业务工作的副站长诸军自豪地“盘点” 起上海机场边检人守护口岸的一场场胜利。

从抓获女扮男装企图蒙混入境的杀夫碎尸嫌疑人,到查获变换身份外逃境外十余年的通缉逃犯;从破获伪造申根签证、组织非法出入境的犯罪团伙,到识破“改头换面”不准入境人员的真实面目;从擒获变换身份潜逃境外多年、企图入境参加进博会的网上追逃对象,到查获潜逃多年的“百名红通” 人员。

服务,让浦东更具营商魅力

“上海‘五个中心’‘四大品牌’建设,需要依托优良的营商环境,而出入境通关体验是其中重要一环。” 上海边检总站党委书记、总站长任英超,在接受《中国移民管理报》“书记访谈” 栏目记者采访时说的话,有力阐释了全国特大型口岸优质高效的出入境通关服务,对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

近年来,为有效应对浦东国际机场口岸接续出现的节假日“日均10 万人次+” 大客流。该站与时俱进、以变应变,积极向科技要警力,通过安装启用旅客流量预测系统准确预判客流,配套推出“流量智能监测”“出入境联动错峰支援”“备勤警力增援” 等勤务举措,特别开设“偕行儿童暖心通道”,同步提升口岸通关效率、加强人文关怀。ACI全球机场旅客满意度测评中,“护照/ 身份证检查等候时间”“检查人员是否有礼貌和乐于助人”“护照/身份证检查” 3 项涉及边检指标,长期位居世界前列。

相较上述动作,“智慧边检”的建设更加振奋人心。2010 年1 月1 日,上海机场边检站正式开启智能通关模式,首次启用10 条港澳旅客入境自助通关通道;2016 年8 月19日,边检自助通道适用范围扩大至10 类人员,当年惠及旅客超225 万人次;2018 年启用出境自助通关,并面向自助通关旅客推出出入境记录凭证自助打印服务。截至2019 年,随着浦东国际机场“航站楼+ 卫星厅” 一体化运营模式的开启,该站建设启用的自助通道数量达136条,反应更灵敏、识别率更高的自助通道,在具备出入境信息一键查询功能的“移民局” 小程序的加持下,助推年内“10 秒自助通关” 人员突破1600 万人次,占比全年出入境人数40% 以上。“还是中国的通关速度快!”“很方便!很快捷!上海的出入境通关效率全世界领先。”在边检执勤区域,中外旅客诸如此类的赞誉不绝于耳。

为满足特殊时期国际货运新需求,全面助力企业复工复产,上海机场边检站坚持开足马力靠前服务,先后推出开通“运载防疫物资边检专用窗口”、扩大“单一窗口” 平台电子申报范围、组建专职机坪巡查战队、启用无线移动验放车、落实符合条件的货机“同步办理入出境边检手续”等一系列服务保障举措,为每架货机出入境平均节省40 分钟通关时间,创下单日验放393 架次出入境货机历史新高,检查出入境货运航班数量占比全国50% 以上。机坪上,货运代理公司员工向身着防护服的移民管理警察竖起大拇指……

通关效率稳步提升,通关环境持续优化。建站20 年,上海机场边检站累计服务3.7 亿出入境人员、230 万余架次航班顺畅通关,为全面确立浦东国际机场航空枢纽港地位,为上海、浦东营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贡献着边检智慧和力量。

政策,为高水平发展注入活力

“说到边检对浦东机场建设发展的帮助,那真是太多了,其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24 小时过境这项政策。” 2020 年5 月,应邀为上海机场边检站民警上党课的上海国际机场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胡稚鸿,谈及浦东机场争创世界一流的历程时深情地说道。

回望15 年前,入驻浦东国际机场的诸多航空公司开始上线国际中转业务。为提高24 小时过境国际中转旅客通关效率,上海机场边检站努力从简化边检手续上寻找创新突破,积极申请“不出边检限定区域且当日过境旅客‘同区域、同验证台办理过境、出境边检手续’政策。2005 年6 月3 日,该政策经公安部批复同意。此举,既有效提高了国际中转航班的离港准点率、避免了旅客走“冤枉路”,进一步优化了用警效能,也为国际中转旅客留下了美好的通关体验。

不仅要发展国际中转航空业务,还要想办法吸引旅客走进浦东、走进上海。2013 年伊始,惠及45 国公民的上海72 小时过境免签政策,与首都北京同步落地实施。该过境免签政策,平均每年为上海吸引超过3 万人次旅客,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上海航空业、旅游业、商贸业、酒店服务业的发展,也进一步促进了国际人才交流。

为服务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和科创中心建设,服务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建设,一项时间翻番、区域翻倍的便利新政迅速实施推行:自2016 年1 月30 日起,江苏、浙江、上海行政区域对51国(现增至53 国)外国人实行144 小时过境免签政策。

从2016 年的3.3 万人次增长至2019 年的5.7 万人次,4 年间,选择从浦东国际机场口岸入境的144 小时过境免签人数逐年递增。

过去20年,通关体验、口岸环境、便利政策持续优化,上海机场边检人的初心使命始终如一;未来20 年,国家移民管理警察仍将毅然驻守东海之滨、浦江两岸,服务浦东蹄疾步稳、阔步向前,助力浦东乘着新时代的浩荡东风谱写开发开放新奇迹。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