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9月27日 星期五
书讯 全球化下的乡土文学
第79版:读书 2021-04-26

全球化下的乡土文学

陈若铭

《廊桥夜话》 张翎著 新民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1 年2 月

《廊桥夜话》刻意褪去了大陆乡土文学厚重的史诗感,没有去书写家族史诗,而是用几天的故事串联起寥寥数人的家庭故事。

撰稿|陈若铭

海外华语作家张翎在2021 年交出了一本不一样的乡村题材小说。小说用现实主义的手法讲述了以阿贵妈为核心的一个浙南小村家庭三代人的故事。《廊桥夜话》中的城市视角、世界意识和女性关注让这部家庭历史成为了一次年轻的新鲜的乡土文学尝试。

《廊桥夜话》刻意褪去了大陆乡土文学厚重的史诗感,没有去书写家族史诗,而是用几天的故事串联起寥寥数人的家庭故事。小说刻画了形象鲜明的四位女性:逃跑路上不幸跌落瘫痪的刻薄婆婆,无奈成为家里主心骨的阿贵妈,少言寡语的越南媳妇阿朱和远赴他乡的知识分子女儿阿意。但是这并不是一部女性主义小说,作家对笔下人物有着共同的悲悯。在贫穷即“原罪” 的五进士村,男女老少都在承受着生活的重负。生活就是拿不出的聘礼、离不开牛的土地、没完没了的骗局……在五进士村,历史从来不是磅礴大气的,而是靠骗局延续下去。婆婆和阿贵妈其实是一代人,从外面被骗进村里,却怎么也逃不出去,最后变成永动的陀螺,张罗起家里的一切。不同的是,婆婆能用利刃一般的话剐阿贵妈的心,但阿贵妈面对的是从不还口的阿珠。阿珠,不是阿贵妈帮儿子骗来的,反而骗了阿贵。阿珠也没有被剥夺名字,她不是“小树妈”。生活好像有了变化,生活又没有变,土地仍然离不开牛,家家户户仍然为了糊口发愁。在这个家里,所有人的嘴上都落了锁,说不出来的沉默的才是真相,而说出来的都是谎言。张翎用这个从现实加工而来的小村落,把无可奈何的苦难带到读者面前。

山水、廊桥、石子和动物,这些存在都在默默见证着时间的流转。自然被赋予了灵性和温柔。小说描写阿贵在运输队工作的部分可以被单独拿出来阅读。阿贵在一头有着湿漉漉眼神的吃苦耐劳的驴子小青身上看到了自己。小青仿佛通人性,它那对大眼睛“能把人看得一激灵,叫人觉得它随时要开口说话”。阿贵从小青看到了自己为家庭的牺牲。动物也象征着希望,在小说的最后,燕子最终归巢,好像希望会从外部降临。融入自然的时候,人的焦虑也就暂时消退了。村子里人来人去,生死往复,而山水、廊桥、日月星辰和地上的石子一直在那里,见证,铭刻,最终成为了历史本身。它们静默地守着自己的位置,等待着下一段故事。道光年间的古钱也不知道自己会在某日握在一个法国男人手里。

长期侨居加拿大的张翎写出了文学鲜少关注的全球化对村镇的影响。文字和影像作品对北上广等全球化城市的跨文化交流的关注已有几十年。近年,义乌等非一线城市的出口贸易带来的全球化现象也吸引了创作者的目光,比如2015 年的荷赛奖作品《圣诞工厂》。与此同时,人们往往认为乡村仍然是闭塞的,不可能与大城市,更不要说是世界相关联。然而张翎通过越南媳妇和法国女婿的设置将东南亚和欧洲带入了这个浙南村庄。这不是作家的异想天开,南方农村去东南亚买媳妇的现象早已经司空见惯,而阿意代表的寒门学子靠教育改变命运是千万家庭的希望。阿意返乡掀起的波澜并没有动摇本就脆弱易碎的家庭关系,反倒起到了粘合和修复作用。张翎靠一种广阔的世界意识弥合了家庭内部的裂痕。

2021 年,当数不清的人在城市里疲于奔命,我们仍然需要乡土文学。廊桥也还在原处,沉默地见证着。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