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7月17日 星期三
杨浦软实力,出圈
第34版:封面报道 2021-11-01

杨浦软实力,出圈

周洁

皎月耀大桥。 摄影/种楠

四平路街道抚顺路社区睦邻中心。

“走走坐坐”杨浦区四平社区展的宣传海报。

勤海社区商业中心外观图。

睦邻门2.0秋景。

延吉睦邻中心外景。

殷行街道欣益睦邻小厨。

居民在市民健身中心里健身。

记者|周 洁

在建设和和美美的睦邻家园,打造和谐、积极的“杨浦氛围”的过程中,杨浦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学习的范本。

都说钢筋水泥的现代都市,让“远亲不如近邻”成为传说,在这个人与人逐渐疏离的时代,温情和活力的社区公共生活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需要,如何不断提升城区功能品质,营造具有人文化气息、人情味生活的社区空间,成为了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个新课题。

这个新课题,对杨浦区来说不成问题。多年来,杨浦区始终坚持“三区联动、三城融合”,通过校区、园区、社区的创新联动,充分调动高校、企业、社会组织、群众等各类主体参与城市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打破空间、打破时间、打破“心墙”,自我革新推动“陌邻家园”变为“睦邻家园”。

在建设和和美美的睦邻家园,打造和谐、积极的“杨浦氛围”的过程中,杨浦区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学习的范本。

城市老旧小区变身艺术展览主展场

老旧社区的公共空间如何变身城市空间艺术展览的主展场?2021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杨浦区四平社区展开幕前,记者跟随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四平展区策展人、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教授周洪涛的导览,行走在秋日的杨浦区四平社区,感受平凡街道经过改造后涌现的艺术气息。

四平社区位于杨浦中西部,辖区面积2.75平方公里。四平社区以四平路为界,以西主要为同济大学四平路校区,以东为以50年代-80年代老工人新村为主的住宅区。周洪涛介绍,四平社区最大的特点就是烟火气。“老年人、小朋友都很多,是生活气息很浓郁的一个地方。因此在策展时,团队考虑最多的就是艺术的功能化。”

街道两边悬挂的道旗换成了以“走走坐坐”为主题的杨浦区四平社区展的宣传海报,伸手触摸一下,它们并非普通的印刷品,而是毛巾做的。

把宣传海报印在毛巾上,不得不说这是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主意,想法从何而来?周洪涛解释,城市空间艺术应当与社区和谐共生,在全是老新村的四平居民区里,“晾晒”是社区中常见的风景线,充满着“上海味道”;同时,上海曾是民族纺织工业的摇篮,著名的414毛巾就诞生在杨浦区,展览宣传用毛巾为载体,不仅是对百姓日常生活的致敬,也是对著名的414毛巾的感怀。

接着往前走,一个老小区门前的空地上,一个超大的青蛙王子滑梯从大地浮出,露出两只大眼睛环顾四周,熊猫宝宝滑梯也从另一侧爬出地面,四处张望,仿佛在招呼小朋友一起玩耍。据介绍,场地上原有的不锈钢艺术装置,功能性较差,场地使用率低。“这个社区小朋友很多并且缺乏动物园这样的场所,所以我们提出设计一个《动物乐园》,为周边的小朋友提供游玩的场所。”

除了青蛙滑梯和熊猫滑梯外,周边还新配置了多把动物造型的座椅,这个“动物乐园”俨然成为了周边小朋友的新宠,一到傍晚就开始热闹起来。

社区有了“动物乐园”,也不能缺了植物园。离滑梯不远的地方,鞍山路抚顺路口有一个口袋花园,原有绿化的布局形式,使得该花园利用率较低。通过袖珍绿植景观的建造,半掩原来的石头雕塑,与土地高差配合,形成小小的植物园。同时为了延续四平街道工人新村的特色,在地绘图案中运用了“工具花”的图样,将锤子、锯子等工具组成了花的形式。周洪涛笑着回忆:“还有周边五金店的老板也来参与,把他最熟悉的工具图案也留在了公园的地绘上。”如今,这个小公园也成为了老年居民最爱来谈天说地的地方。

沿着抚顺路-苏家屯路-阜新路-四平路1028弄-赤峰路的游览路线,记者一路看到了各种造型的艺术座椅四散摆放,它们既是本次艺术展的展览品,又可以成为具有功能性的坐具,供居民休憩......就连艺术季的“狮子导览牌”,也成为了居民停留时挂包的地方。周洪涛直言,这些功用在设计之初并没有考虑进去,但很高兴看到这些艺术装置融入社区生活,这才是真正的“把展览放在社区的大地上”。

除了这些好看又好“坐”的艺术装置,四平路1028弄里的网红街区“NICE 2035未来生活原型街”也很有看点。据周洪涛介绍,这里原本是一条200多米的狭长“老弄堂”,但现在已经成为具有未来气息的活力社区。

2018年,阿斯顿·马丁拉共达创新空间入驻NICE 2035,这是阿斯顿·马丁的首个海外实验室。2020年疫情暴发,在各地抗疫一线广泛使用的核酸检测实验室——“火眼”实验室,就诞生于此。并且,据“火眼”实验室发明者,同济大学上海国际设计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苏运升介绍,整个NICE 2035街区里密集设置了多个校外实验室,比如材料实验室等等,各方面都可以提供协助,成了一个疫情期间得天独厚的科研场所。

的确,除了阿斯顿·马丁共达创新空间外,NICE 2035未来生活原型街已经拥有包括NoCC时尚实验室、Neuni材料实验室、FabO中国数制工坊、食物实验室、感知机械臂实验室、声音实验室、Hiwork办公实验室等在内多个实验室项目落地。还有精品手冲咖啡馆和好公社社区孵化中心。来得巧的话,说不定还能参与一场电影交流会、一场露天瑜伽或者一场社区市集。

就连这里的公共厕所,都是满满的黑科技。不需要走进厕所,就能知道隔间里是否有人,异味重不重——公厕里有一块动态更新的智能显示屏,标注了公厕里的PM2.5浓度、异味指数、隔间使用情况等,让隔间内外的居民们都避免了尴尬。

NICE 2035的社区理念是探索各种未来生活的原型并倒逼技术创新,学生和老师可以就街区的现成资源和材料开展科研,社区居民可以来这些实验室,参加各种科普活动,甚至参与学校老师和学生的研究工作。NICE 2035也让人看到了商业、产业、科学技术甚至文化艺术的和谐共生,校区、社区、园区三区的完美融合。

在这里,艺术成为生活中随处可见的景观,每一位居民都可以在散落的社区空间中展示自己对艺术的理解和生活的趣味。在三个月的艺术季结束以后,这些作品还可以经久不衰地发挥功能。

事实上,社区公共空间如何做到真正满足居民的需要、让居民乐于使用,始终是个难题。对此,四平路街道副主任沈英说,这些兼具艺术感与功能的城市家具,是街道工作人员与设计师走遍社区角角落落,走出来、想出来、头脑风暴出来的——四平路街道老社区色彩比较强,学校多、儿童多,通过实地探寻发现社区的特点,社区缺失的公共服务需求,最终确定空间承载的内容。“未来四平社区还将继续扩充更多的15分钟生活圈,让不同的生活圈连接在一起,为知识经济圈的创业者和白领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让他们在这里留下来,提升地区活力。”

近年来,依据规划,四平社区辖区内新建了为老服务综合体、睦邻中心、睦邻小厨、乐业空间、环同济企业沙龙等配套服务设施,改建了街道敬老院、街道文化活动中心、街道图书馆等设施。如今,四平社区路网密集,步行环境友好,设施齐全,生活氛围浓郁,是杨浦区极具代表性的“小而美、老而美”的社区代表。

作为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鲜明提出地,近年来杨浦区积极推动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优先保障社区公益性设施和公共空间的落地。杨浦区规划资源局副局长王玲说,在规划保障下,全区文教体卫、养老等社区公共服务设施15分钟步行可达覆盖率将达到100%。

从“睦邻门”到“1510”睦邻服务圈

如今再去杨浦区五角场街道的创智坊和国定路第一小区交界处,你能看到一扇时尚而富有文化气息的铁门,这扇门连接着新旧两个小区,却丝毫没有违和感。这已经是睦邻门3.0版本,这个版本还正在完善中。而回溯睦邻门1.0版本的开启,无疑凝聚了许多人的心血和汗水。

创智坊小区是2006年建成的高档商品房社区,小区环境整洁优美,交通十分便利,出门就是百货公司、网红路,且集聚了如运动设施、开放式花园等众多优质公共资源。国定路第一小区是20世纪80年代建成的老旧小区,基础服务设施陈旧老化,居民组成较为复杂,存在楼道堆物、车棚脏乱差、违法搭建、私占绿化、群租等疑难杂症,但菜场、养老中心、学校等配套完备,几分钟内就能直达。

虽然就这一堵墙,但公共设施无法共享,给两个小区居民带来了不便,相互绕行都需两公里以上。打破两个小区的隔绝状态是居民们的共同愿望,但“怎么开、在哪儿开”的顾虑也在居民的心中盘桓。

创智坊的居民担心墙那边的小区又老又旧,违法建筑不少,人员纷杂,一旦开门,买菜就医方便了,但环境变差,得不偿失。国定路第一小区的居民也有反对的声音,离“睦邻门”选址较近的居民担心开门吵闹、人员又杂,安全无法保障。

两边小区的居民心有千结,街道干部也费尽思量。墙的两边落差大,开门的建议首次征询,遭到了其中一个小区的九成居民反对——要想破墙开门,得先打开居民的心门,能不能完成使命,真真切切在考验着当地社区治理中的工作能力及工作方式。

为了打破这堵“心墙”,五角场街道工作人员表示,与两个小区基层党组织一起,利用近3年的时间,酝酿了一场“破墙行动”。

为了加强两个社区间的互动合作,两边的基层党组织共同策划一系列睦邻系列活动,“撮合”两边居民常常“聚”在一起磨合、沟通,包饺子、包粽子,促进两边社区党员群众的亲密交流、共融共享。国定路第一小区党总支书记陈文芳,还利用自己农学的专业所长,带头改变老旧小区的环境,把小区里的杂草乱木逐渐替换成花木果蔬。

经过2年多的铺垫,双方不定期就“破墙”行动商讨,反对意见逐渐消失,两个小区的居民的“心墙”渐渐消弭。2019年1月,国定路第一小区业委会向“美丽家园”项目申请资金,砸“墙”开“门”。在进行居民意见征询时,反对率为零。在实地勘察最合适的破门位置时,“睦邻门”设置的位置,本来是小区的一处死角,堆着旧冰箱、破塑料等垃圾,杂草丛生、难以通行。国定路第一小区的老党员们主动请缨,花了四五个半天,用三轮车拖走了10多车的垃圾,终于打扫出了空地。

最终,这扇门被命名为“睦邻门”。2019年3月28日,“睦邻门”正式通行。开门当日,居民们自发准备了很多苹果、橘子,把寓意着平安、吉祥的水果送给每一个穿过“睦邻门”的邻居。这就是“睦邻门”的1.0版本,虽然只是在围墙上开一扇门,却是最艰难、最关键的一步。

“睦邻门”开启后,创智坊的居民买菜、接孩子、去养老服务点,每次只需要步行3到5分钟;国定路第一小区的居民们去地铁、商场的距离,也从以前必须骑自行车赶路,变成了步行可达。即便在去年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睦邻门”暂时关闭了,但两边的睦邻情还在延续。创智坊小区隔离对象的新鲜蔬果,正是由国定路第一小区负责人采购来的。

为进一步放大“睦邻门”的辐射效应,五角场街道计划打造国定支路党群服务一条街,目前正在积极听取周边居民区、菜市场、学校等方面的意见建议,以满足周边居民区对老年活动室、便民服务点等的需求。据了解,此次改造将以党员群众需求为导向,在老旧社区集聚区建立一个“集约化、开放式、共享性”的党群服务驿站和四个党群服务微空间,在改善市政设施的同时,融入党群服务元素。

“睦邻门”开启了两个小区的睦邻情,走出家门,“步行15分钟设一个睦邻中心,每个睦邻中心拥有不少于10个基本服务项目”。经过十余年的创新摸索,杨浦走出了一条全领域、全局性、成体系、成规模的“睦邻家园”建设之路。

延吉社区第一睦邻中心是杨浦区首家睦邻中心,至今已有11年的历史。延吉新村街道位于杨浦区中部,住宅以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建造的公房为主,居民多为普通工薪阶层,居民的公共服务需求十分突出。

作为建成居住区,街道辖区内大中型企业较少,没有多余的闲置空地或厂房可以利用。于是,街道经过调查摸底,通过租赁、收购、共享等多种模式获得场地资源,并按照社区十分钟生活圈的标准,将区域内17个居委会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片区,各建一个社区睦邻中心。此外,街道还在睦邻中心里设立了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延伸点,居民可以就近办理35项社区事务。

以延吉社区第一睦邻中心为起点,杨浦现已建起60家各具特色的社区睦邻中心,平均每平方公里有一个睦邻中心,基本完成“1510睦邻服务圈”构建,助力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

睦邻中心成立至今,各种群众文化团队在社区里不断涌现。在引入社会组织开展专业服务的同时,一批居民骨干也逐渐登上社区舞台,越来越多的居民从服务的受益者、活动的接受者逐渐转换角色,成为社区建设的参与者。

微更新中的社会治理新路径

在一个理想的社区生活圈中,从孩子到长者,从社区居民到就业者、经营者,社区中的多元主体,人人都可以参与到社区发展的共同愿景与共同行动中,并在一个包容、温暖、共生的社区中获得归属感与认同感。在前述的几个案例中,我们还可以看到一个共同的身影:社区规划师。

2018年1月,杨浦区在全市率先建立社区规划师制度,探索“社区规划师+社区微治理”的联动机制,邀请12名来自同济大学规划、建筑、景观专业的专家一一对接辖域内12个街镇,规划师们走进小区和弄堂深处,发挥专业能力,定期与所结对的街道进行沟通,将专业的设计力量引入老旧小区改造更新和公众参与。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副院长张尚武教授是四平街道的社区规划师,他告诉《新民周刊》:“原来的社区改造主要是围绕项目本身的建设过程展开的,可能项目结束就结束了,有了规划师制度后,参与城市更新的主体更加多元,规划师把自上而下的项目要求跟自下而上的需求做好对接,项目实施变成了社会参与过程,工作方法变了。”

“过去,社区居民的参与意识是很薄弱的。大家都认为城市建设是政府的事,与居民无关。但现在对于老公房小区的改造,政府诚然重要,民众的参与也起到关键作用,因为任何改造都会影响居民的生活甚至利益。”在张尚武看来,“社区规划师是政府和社区居民之间的桥梁,他有自己的专业意见,能够帮助政府理清思路,同时,通过收集民众的意见和建议,再把这些信息反馈给政府,加强多元主体间的沟通协调是走向共建共治共享的第一步。”

杨浦区四平街道的阜新路是一条城市支路,居民使用频繁,但人行道仅1米多宽,路旁边是鞍山四村的小区围墙,人行道上都是高大的行道树、电线杆,行人很难通过。因此不少居民经此路段时,索性走到了机动车道上,安全隐患很大。

为此,张尚武和团队提出,要想办法争取把小区围墙能够后退两三米。“这个提案的提出,是从专业角度考虑的,小区围墙里的这一段,实际空间利用很不充分,环境脏乱,居民也抱怨已久。如果能把这部分空间释放出来后,墙内墙外都可受益。”

最后,经过与规资局、街道、居委和居民协商,改造后的小区围墙往后退了3米,阜新路人行道扩大了,还增设了绿化带和盲道,每隔一段距离布置有休闲椅。沿线还设计了“可进入式绿化带”,让居民能在其中活动,活化了过去死气沉沉的绿化空间。

居民都说,路还是那条路,但环境却变得更美了。

“看上去这是一个很小的社区微更新项目,但却是个系统工程,规划师要从整体层面考虑,要平衡各方利益,大家有共识后,才能最终达成一致的行动。”张尚武表示,这对城市来说只是一个很小的改变,却反映了城市治理的能力,要像绣花一般的精细。

除了社区微更新,社区规划师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比如,他们会指导街道对辖区内亟待改善的老旧设施、具有提升优化潜力的小区内部公共场所、街角街边公共空间、慢行系统等进行摸排和分析,结合居民区诉求,共同选取可实施的社区更新项目。

“这也反映了我们国家城市建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过去城市开发重建设、轻运营,但现在大规模的城市建设活动越来越少,接下来面对已建成的空间,如何让其更好地适应新的社会生活需求变化成了新的重点。”张尚武说,社区更新不再是从前目标单一、拆建为主的工作模式,而是目标多元、循序渐进的改造过程,最终目的是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让居民的生活更美好。

今年开始,社区规划师签订了新的三年合作协议,每个街道的社区规划师从1位增加到2位。“城市更新是一个常态,更新内容不断变化,新的更新需求永远存在。”张尚武表示,社区更新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需求,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老师搭配,可以让社区规划师的工作更加深入。

此外,四平社区还与同济大学合作推出“先锋种子计划”、“社区规划师培训”,让对社区规划有兴趣的学生、居民和白领报名参加,培育本地居民和年轻人成为“社区规划师”。

目前,杨浦与复旦、同济、上海体育学院等高校合作,形成了社区政工师、规划师、健康师,社区党建顾问、法律顾问、社会治理顾问的“三师三顾问”协同治理机制,率先实施了“政府提、群众议、人大定、政府办”的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表决制,实现了“人民实事人民定”。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未来,杨浦也将不断深化拓展首创的“一线工作法”,在一线“知民情、解民忧、聚民智、听民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