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9日 星期日
致敬肿瘤医生
第13版:封面报道 2022-08-22

致敬肿瘤医生

黄祺

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院长林桐榆教授。

2018年,林桐榆教授领衔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个体化诊治策略的创新和应用”项目获得2018年度中华医学一等奖。

林桐榆教授与团队一起研讨。

林桐榆教授说:“每个家庭可能都会遇到肿癌医生,他们并不神秘。”

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院长周清教授。

2003年,周清放弃已经稳定的儿科医生工作,报考我国著名的胸部肿瘤学专家吴一龙教授的博士研究生,吴一龙教授团队,是国内最强的肺癌诊治和科研团队之一,代表着中国肺癌专业最高水平。

安徽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安徽省立医院集团肿瘤科主任潘跃银教授。

这些年潘跃银教授花费大量的精力推动乳腺癌和肺癌诊疗的规范化,同时也带领团队不断在临床科研上进行探索。

“痛并快乐着”——肿瘤医生们不约而同地提起这句话。

记者|黄祺

“患者群人数要满了,准备开第二个。”每天,周清医生的微信里,患者群一定是最热闹的一个,这个群里,全部是确诊的肺癌患者。

二十年前刚刚入行时,周清的老师们告诉她“肿瘤医生没有朋友”,因为患者在确诊时大多数已是晚期,治疗手段有限、效果不佳,患者存活时间短,没有机会成为医生的朋友。但现在,“患者朋友”逐年增加,进群多出群少,周清医生的患者里存活超过八年、十年的抗癌明星已经不是少数。

包括肺癌在内的多种恶性肿瘤,在近二十年里治疗效果有了巨大的提高,开始朝着“慢病化”的目标挺进。

“健康中国2030”中的癌症行动计划,提出的目标是:到2022年和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分别不低于43.3%和46.6%,癌症防治核心知识知晓率分别不低于70%和80%,高发地区重点癌种早诊率达到55%及以上并持续提高,基本实现癌症高危人群定期参加防癌体检。

如此显著的变化,是科学研究、药物研发和肿瘤医生们共同努力的结果。面对恶性肿瘤,医生在治疗中不仅要面对疾病本身的挑战,还要宽慰被恐惧感包围的患者、要理解每个患者家庭的难处,甚至要帮助患者计算治疗的“性价比”——癌症医生的很多工作,超出了医疗技术的范畴,延展到人伦与复杂的社会心理。

《新民周刊》记者在8·19中国医师节前夕,采访了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院长林桐榆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院长、广东省肺癌研究所副所长周清教授,安徽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安徽省立医院集团肿瘤科主任潘跃银教授三位资深的肿瘤医生。

从他们的经历、感想中,我们看到了优秀医生身上共有的特质:他们热爱着这一份充满困难和限制的职业,他们将与病人并肩对抗癌症作为自己的使命,他们在遇到挑战时总是积极面对,他们从救治重病患者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和价值感,他们不仅关注患者个体的病痛,还在为改变癌症整体的治疗效果而做更多的努力。

“痛并快乐着”——肿瘤医生们不约而同地提起这句话。

致敬,优秀的肿瘤医生!

林桐榆:你总会遇到肿瘤医生,他们并不神秘

“大家对肿瘤医生比较陌生,感觉很神秘。”记者的这句话,让电子科技大学医学院附属肿瘤医院、四川省肿瘤医院院长林桐榆教授很诧异:“陌生吗?不应该陌生啊。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很多人都可能患上肿瘤,每个人可能都会遇到家庭里有肿瘤患者,我们并不神秘啊。”

林桐榆教授的这番话,交代了中国作为“癌症大国”的大背景,也告诉我们肿瘤医生在“健康中国”宏伟目标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2020年全球新发癌症病例1929万例,其中中国新发癌症457万人,占全球23.7%。2020年中国癌症新发病例中,按照新发病例数排列,前四种癌症为:肺癌、结直肠癌、胃癌、乳腺癌。

面对如此庞大的癌症患者人群,每一位肿瘤医生都在从自己的角度为救治病人而做出努力。

回忆30年前选择学医,林桐榆教授给出的原因很简单:“崇拜医生”。他回忆,完成医学系统学习刚刚成为肿瘤科医生时,尽管治疗手段有限,但当时医患之间的信任、医生在社会上受到的尊重,仍旧让他为自己的职业而自豪。

职业生涯中遇到的第一位印象深刻的死亡患者,是一位18岁的女孩。“我刚刚当上医生,病房里收进来一位18岁的女孩,广东肇庆人。她一个人住院,患的是淋巴瘤,持续的高烧。那时候没有什么药物,医生也没有什么治疗的方法。”

女孩周五入院,等林桐榆教授周一上班,却看到空空的病床。护士告诉他,病人悄无声息地在病床上去世。后来女孩的家人赶到医院,医护人员听到这样的话:“感谢医生护士在最后的这段时间对女儿的照料。”

料理后事后,女孩的家人特意再到医院送给医生们每人一方端砚,直到现在林桐榆教授还保存着。

让林桐榆教授感到欣慰的是,最近的二十年,癌症治疗手段有了飞速的发展,当年无法救治病人的遗憾,如今越来越少。特别是肿瘤内科的进展,免疫靶向药物的出现革命性地提高了癌症的治疗效果。

2018年,林桐榆教授领衔的“非霍奇金淋巴瘤个体化诊治策略的创新和应用”项目获得2018年度中华医学一等奖。非霍奇金淋巴瘤来势汹汹,是目前世界上增长速度最快的恶性肿瘤之一,它分为B细胞淋巴瘤与T/NK细胞淋巴瘤,高发于青壮年群体,不少年轻生命都被它吞噬。

林桐榆教授牵头的中国多中心试验和研究,重要成果被全球18个国家的指南推荐。获得这个该领域内最高奖项,代表着林教授团队对淋巴瘤诊治做出了杰出贡献。

林桐榆教授总是积极而热情地拥抱新的治疗方法,投入大量的精力去总结全新的治疗经验,并把这些经验传授给更多的医生。

他回忆道,如今大家熟悉的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一代靶向药物克唑替尼刚刚出现时,他就将这一新药积极应用到临床实验中,是最早用这一靶向药物治疗患者的中国医生之一。

“这位患者经过了化疗,一开始是有效的,后来病情突然进展。”林桐榆教授大胆地使用了克唑替尼治疗,病人服药第二天,病情就明显好转。可惜的是,这位患者没有来得及等到二代ALK靶向药物的出现。

医学总是存在遗憾,但那些与病人并肩、不放弃任何机会的医生,可以问心无愧于自己的职业。

2002年,林桐榆教授从美国进修结束回到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担任医疗副院长,2007年成为全院首席科学家,通过全院多年的努力,中山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在全国肿瘤诊治水平的排名中位列前三,不仅是华南地区肿瘤诊治的高地,在全国和国际上也有很大的影响力。

让很多国内同行印象深刻的是,林桐榆教授将多学科联合会诊(MDT)的概念引入中国,在全国率先开展肿瘤的多学科联合会诊(MDT),为上万名患者明确了诊断和制定最优的治疗方案。

2020年,林桐榆教授受邀担任四川省肿瘤医院院长,他同时还身兼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任委员、国家肿瘤质控中心淋巴瘤质控专委会主任委员、科技部重大项目评审专家、国家自然基金评审专家、国家药监局新药专家、国家医保局评审以及国家医疗事故鉴定委员委员会等十多项学术任职。

再次成为医院管理者后,林桐榆教授有了更大的责任带领团队、带领医院、带领行业取得更大的成绩,为更大范围的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到四川省肿瘤医院工作,我有两个目标。一个是为西南区域的肿瘤疑难病例提供更好的诊疗服务;第二个是努力带领四川省肿瘤医院的肿瘤治疗水平冲进全国前十,同时带动西部肿瘤治疗水平整体提升,与国内先进水平、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林桐榆教授说,“我们还在创建国家癌症区域医疗中心,辐射西南甚至西北地区的肿瘤防治,通过互联网、智慧医院、云医院等信息技术手段,从诊断到治疗做到均质化、精准化,并为辐射地区的医院建立起精细化的标准。”

据介绍,2021年四川省肿瘤医院门诊病人总量增加了十多万。

林桐榆教授现在是中华医学会肿瘤学分会主委,对于肿瘤医学的人才培养,他也有自己的规划与设想。“医学需要传承、创新、协作才能发展。”林桐榆教授说,这三点是他特别想要对年轻医生们强调的。

“医学是一门需要经验积累的学科,如果你的师傅不告诉你,很多知识你是无法知道的。我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非常感谢我的师傅们传授给我的经验。有了知识和经验,年轻的医生更需要去创新。肿瘤这门学科要想创新必须要与很多学科、很多同道进行协作。如果是一个人,很多新概念是无法实现的。”林桐榆教授说。

“我特别期待我在沙滩上为后浪鼓掌。”他说。

担任这么多要职,还要坚持为病人服务,您如何给自己减压呢?林桐榆教授回答:“缓解压力的方法每个人都不一样,我喜欢运动,坚持打网球,一拍下去,什么压力也没有了。”

周清:再选一次,还做肿瘤医生

早上7点半,周清教授出现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的办公室里,医生的上班时间比很多职业要早1个小时,而当医生的人,从学生时代就早已习惯了比社会上多数人更单调和辛苦的生活。

70后的周清教授现在担任广东省人民医院肿瘤医院院长,既是肿瘤医学领域的少壮派,又是女性管理者,这让她在行业内备受瞩目。然而在与记者交流时,周清教授的直爽和坦诚却很容易让人忘记她在医学领域中的权威地位,她说:我就是一名医生,希望更多人了解医生、理解医生。

和很多优秀的医生一样,周清教授也相信命运似乎早已安排她从事医学事业。她出生在内蒙古,少年时家人患重病,让她对医生职业有了直观的了解,懵懂中将学医设立为自己唯一的目标。“高考填报志愿,我所有的志愿都是医学院校,没给自己第二条路。”

学霸周清的成绩足以考上国内最好的医学院校,然而她高考这年阴差阳错,北京上海广州的著名医学院校都没有到内蒙古招生,后来她上了吉林的白求恩医科大学,踏入医学大门。毕业后,周清做了6年儿科医生,但喜欢挑战的天性没有让她止步于此。“我就是喜欢更细分的专业,更有挑战性的专业。什么专业难呢?癌症特别难,肺癌又是世界第一大癌,所以我想学肺癌专业。”

2003年,周清放弃已经稳定的儿科医生工作,报考我国著名的胸部肿瘤学专家吴一龙教授的博士研究生,她以中山大学医学院肿瘤专业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2006年周清在中山大学获得肿瘤学博士学位。

吴一龙教授团队,是国内最强的肺癌诊治和科研团队之一,代表着中国肺癌专业最高水平。2015年美国举行的第16届世界肺癌大会上,吴一龙教授被授予国际肺癌研究协会(IASLC)杰出科学奖,是40年来首次荣获这一奖项的华人科学家。这不仅仅是吴一龙教授的个人荣誉,更代表着中国肺癌精准治疗水平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认可。

作为中国肺癌领域众多新理念的引领者,吴一龙教授身上的创新精神深刻地影响了团队里的年轻人。吴一龙教授最早将西方“循证医学”理念落地到医学实践中,1998年在国内首开“循证医学”课程,两年后创办《循证医学》杂志;2002年,吴一龙教授着手癌症药物的国际肺癌临床试验,这在国内也属首次;在癌症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领域,吴一龙教授做出众多开先河之举,将众多靶向治疗新药带到中国患者的身边。

当然,在这样一位具有顶级影响力的导师门下求学,周清的压力可想而知,但她却将寒窗苦读的过程轻描淡写:“干哪一行不辛苦呢?”

吴一龙教授言传身教的影响,除了医学知识、科研能力,还有作为肺癌医生的人文情怀。吴一龙教授曾回忆自己的大学时代,宿舍楼与肿瘤医院仅隔一条窄窄的马路,每天晚上医院低矮的楼内传出患者家属悲伤的哭泣声,都在年轻的吴一龙心里荡起波澜:“如果是我在这里工作的话,可能我做一点小小的努力,都可以带来改变吧?”

周清教授说,在医疗技术这个最基本的要求之上,对患者是否抱着深切的同情同理之心,决定了一个医生是不是一位好医生、一位得到患者信任并且被患者传扬的优秀医生。“肿瘤病房,可以看到人世间最真实的百态,作为肺癌医生,需要更多地从心理学、社会学的层面关注病人和他们的家庭。作为管理者这些年我也非常重视医院在人文关怀方面的工作,癌症的治疗,不单单是医学能解决的。”

站在医院管理者和行业引领者的高度,周清教授近年来更多地希望把医疗的人文关怀理念影响到更大的范围。“你是医生,你不能单纯看病,必须把关怀和温暖传递给病人。”她说。

当然,最终决定患者治疗效果的,还是医学的进步。“我从事肺癌专业二十年,正好经历了肺癌治疗的巨大变化。”周清教授说,二十年前刚刚接触肺癌专业时,医学生学习内容基本上只有化疗。

化疗是一种相当于“扫射”的治疗方法,化学药物到人体中去寻找那些以异常速度生长的细胞并剿灭它们,但生长速度特别快的除了肿瘤细胞还有毛囊等其他细胞,这意味着在治疗癌症的同时,当时的化疗药物不可避免地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副反应。这个阶段,患者治疗的过程痛苦,治疗效果也不佳。“那个时候没有人敢提‘肺癌治愈’这个词,想都不敢想。”

直到2004年,第一个肺癌驱动基因被发现,基因靶向药的研发开始,开启了肺癌的精准医学时代。

针对肺癌的驱动基因,肺癌靶向药物出现,肺癌的治疗终于从“扫射”进入“狙击”。“肿瘤精准医学的发展是一个链条,链条上的每一个环节都很重要,科学家们发现了驱动基因,医药企业去研发药物,临床医生参与研究并反馈药物效果,最终药物研发成功应用到患者治疗中,形成了新药研发的闭环。”

基因靶向药物横空出世后,肺癌的治疗效果发生了彻底的改变,“肺癌治愈”频频被医生们提起,的确有很多靶向基因明确的病人在接受靶向药物治疗后突破生存期极限,实现了一个又一个“奇迹”。

除了医院院长、肿瘤科医生,周清教授的另一个重要身份是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CTONG)副会长兼秘书长。2007年,由吴一龙、周彩存、陆舜、张力四位我国著名的胸部肿瘤专家牵头发起的“中国胸部肿瘤研究协作组(CTONG)”成立,作为这个重要学术组织的秘书长,周清教授肩负重任,也因此对肺癌领域的临床科研有着深度的了解和参与,她也更加清楚地知道新药研发对于患者治疗的价值。

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缺陷,靶向药物的软肋在于耐药,因此肺癌靶向药物需要升级换代来克服耐药。周清教授说,这一代肺癌医生幸运地赶上了药物研发滚动加速的时代,靶向药物的研发速度比过去快了很多,比如针对肺癌驱动基因ALK突变的靶向药物,今年4月全球首个第三代ALK抑制剂洛拉替尼在中国获批,至此,肺癌的两个明确靶点EGFR和ALK都有了三代靶向药物可供医生选择。

“我刚做肺癌医生的时候,病人的生存时间是按‘月’算的,不敢说年,‘三年生存率’‘五年生存率’就更不敢提了。但现在,医生手中有了更多的药物,就像战士手中有了更多武器,越来越多的病人活过一年、三年、五年、十年……这就是肺癌基因分型治疗和靶向药物出现后的巨大变化。近几年免疫治疗的进步,我们看到一部分患者甚至停药以后也可以依靠自身的免疫系统去对抗肿瘤。我们现在看到大概有10%~20%的病人停药以后肿瘤也不再复发,这就是癌症的‘治愈状态’,我们现在终于可以大胆地提‘治愈’二字了。”周清教授讲起肺癌治疗效果的飞跃时,语气是兴奋的。

近几年通过国家采购谈判、集采、进入医保等措施,创新药物价格从当初的“天价”变成很多普通患者可以承受的范围,这不仅给患者带来最直接的帮助,也让肿瘤医生们欣慰。“过去因为药物价格高,有时候面对患者感到很无奈,现在就不太有这方面的顾虑了。”周清教授说。

“让肺癌变成一个慢性病”是吴一龙教授这一代肿瘤医生开始心中萌发的愿望,经过二十多年后,如今正在逐渐实现。患者和公众看到的是癌症病人生命的延长、生活质量的提高,只有肿瘤医生知道背后是包括医生在内的各个领域专业人士为此所做的努力。

“肿瘤医生的确比较辛苦,但我常常对年轻医生说:任何职业要做出成绩都很辛苦,而医生这个职业,可以通过专业特长实现人生价值,这就是我喜欢这个职业的理由。”周清教授希望把自己对事业的坚定和热爱传递给年轻人们。“我也是从小医生一点一点熬过来的,别的行业博士很了不起,做医生博士只是起点,到40岁以后才会逐渐得到大家的认可。但医生这个专业性很强的职业,别人很难取代你,你会在事业奋斗中获得很强的价值感,这对我而言就已经非常满足了。”

周清教授说,如果再选一次,依旧希望做肿瘤医生,她甚至希望儿子也能够受她的感染,未来学医。对于医生生活的辛苦,周清教授却并没有太多感受:“我不知道别人的生活是怎样的,所以我也不羡慕别人。”

周清教授是别人眼中的风云人物,但她自己的内心却如赤子般平静,这也许就是她的“成功之道”与人生哲学。

潘跃银:不断向前,承载生命的重量

在记者的采访中,从医超过二十年的资深肿瘤专家们,并不避讳谈及哪些曾经存在遗憾的治疗,也许正是这些遗憾,促使他们大胆创新和探索,用更多的努力来减少遗憾的发生。

安徽省肿瘤医院副院长、安徽省立医院集团肿瘤国家重点专科建设负责人潘跃银,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成为肿瘤科医生,当时的肿瘤科,是大家都绕着走的专业。因为治疗手段有限,对肿瘤本质的认识很少,患者确诊晚期肿瘤就是面对生命的尽头。

潘跃银教授主攻乳腺癌和肺癌,这两种癌症患者人数多,死亡率也很高,和当时肿瘤科里其它肿瘤的治疗结局似乎也没有什么不同。尽管治疗效果有限,但优秀的医生并没有放弃从每一次治疗中寻找规律,去发现更好的治疗经验。

医生们发现,有的药物在一部分乳腺癌患者身上效果显著,而另一部分患者却收效甚微,他们意识到乳腺癌并不是一种癌,它包含了多个亚型,而不同亚型的乳腺癌应该用不同的治疗方法。潘跃银教授属于国内最早倡导乳腺癌分型治疗的一批专家。

癌症靶向基因的发现,进一步推动了癌症分型治疗时代的到来。“在肺癌领域,靶向基因被发现后,靶向药物被研发出来。我很早就开始关注国外的靶向药物临床研究,创新药在肺癌病人的治疗中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医生和患者一样,为有效药物的出现而振奋,但一种新的治疗理念和新药要被所有肿瘤医生接受和认可,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容易。潘跃银教授说,最初一些肿瘤医生对基因分型下的治疗理念并不是那么认可,更相信传统的临床思维方式和自己的经验。当时的状况下,潘跃银教授和国内一批专家开始不断地推广全新的治疗理念,传播基因分型治疗的知识。

个中的困难,潘跃银教授没有讲太多,想必阻力和质疑一定是有的,但认准发展方向的人,可能不会去记住这些阻力。

近十年,癌症基因靶向药物和免疫治疗药物陆续出现,上市速度不断加快,让肿瘤医生手上有了更多的武器。药物多了、手段多了,癌症治疗规范化的重要性凸显,质量控制也势在必行。

国家癌症中心早在2013年就在卫生健康委的直接领导下成立了国家肿瘤质控中心,2018年进一步地加强质控各项工作,抗肿瘤药物临床监测网已对1400多家大型公立医院的抗肿瘤药物合理使用进行了监测。国家肿瘤质控中心共成立包括乳腺癌、结直肠癌等在内的7个国家级肿瘤质控专委会,并由多名院士牵头担任主委和副主委。

潘跃银教授近年来参与了国家肿瘤质控中心乳腺癌和肺癌领域的多个重要工作。

他介绍,为了响应国家癌症中心的质控工作,安徽省立医院开启了跨院区的肺癌MDT诊疗全覆盖项目。癌症的多学科联合会诊MDT,是诊疗规范化的一种形式,多个专业医生一起制定诊疗方案的会诊,可以避免患者走弯路,更高效地为患者制定一个合适的治疗方案。

“我们三个院区,肺癌的诊疗体量是非常大的。从上个月开始,我们开展了无死角、全覆盖的肺癌MDT规范化诊疗活动,目的是把医院打造成安徽省内以及辐射到省外的肺癌规范化诊疗的标杆的医院。”潘跃银教授表示,未来还希望将地市县级医院肺癌的规范化诊疗也纳入到网络中,共同提高肺癌诊疗的规范化水平。“更加基层的医疗机构也许没有条件建立完备的MDT团队,那么这些医院可以通过线上的MDT会诊来参与。”

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困难,潘跃银教授说,MDT无疑会给患者带来好处,但目前MDT诊疗收费问题却还没有解决。“目前我们的MDT会诊大多数是公益性的,无法收费的话,这条路走不长远,因此希望医保部门能够考虑这个问题。”

这些年潘跃银教授花费大量的精力推动乳腺癌和肺癌诊疗的规范化,同时也带领团队不断在临床科研上进行探索。据介绍,潘跃银教授团队的研究方向包括肿瘤药物及治疗方法效果的精准的预测,以及靶向药物的耐药机制等。

对于年轻人在科研上的发展,潘跃银教授有很高的期待。“我们国家肺癌治疗这些年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从创新的角度,我们自己的原创成果很少。比如肺癌驱动基因的发现,基因靶向药物的原创研发,我们很少有自己的真正原创。所以我们要培养更多复合型人才,希望年轻人保持对研究的兴趣,从临床共性的问题中去提炼科学问题,然后再去回答这些问题。”

既要做副院长,还要引领专业发展,还要从事临床科研,还要教育学生,这样的生活辛苦吗?潘跃银教授回答记者:“我非常享受这个过程,特别是现在通过新药、新方法,使得癌症患者可以长期生存,看到病人比较健康地生活下去,作为医生是非常满足的。我一直昨天跟年轻医生说,如果你觉得自己被需要,这就是你价值的体现,如果你不被需要,就谈不上幸福。”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