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多元力量:更细微更贴心
第45版:15分钟社区生活圈 2022-10-31

多元力量:更细微更贴心

王煜

上图:杨浦区四平路街道“口袋花园”。 摄影/孙中钦

右图:南城居民区澳丽花苑小区,“三口一视界”改造后的保安室。

右图:长宁区程家桥街道“五心家园”之为老志愿服务。

上图:浦东新区塘桥街道城管队员在小区保安室解答居民疑惑。

居民不只是“被服务”,更是主动提出对服务的需求,并作为主体参与到服务之中,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记者|王煜

“社区生活圈”的范围可以比15分钟更精细一些吗?如果到了“5分钟”“视线范围内横向50米、纵深100米”“家门口”,该如何让各类服务落实到位,让居民得到满满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当工作进入这样细致的领域,单一的力量已经很难有效地支撑,多元力量的共建共治共享是必然的选择。在平台的搭建、居民主体性的发挥和专业社会组织的参与上,上海已有不少成功的探索。

“三口一视界”的实践

你印象中的居民小区出入口,能看到的是否基本上就是保安室、门禁、通知栏?这一方角落,还能起到什么作用?上海浦东新区塘桥街道的一些小区给出了答案:这里可以变为“三口一视界”,成为多元力量汇聚的平台,让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与居民更加贴近。

“安全第一”,没有安全作基础,居民生活的其他方面都是空谈。无论是长期的人员、车辆进出安全的监管,还是2020年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的疫情防控,小区出入口都是“安全守护的关口”,这个最基本的服务居民的功能,要首先筑牢。

塘桥街道南城居民区澳丽花苑小区原来的保安室只是一个很小的亭子,里面坐进一个人之后就满满当当了。“我们征求居民意见,把小亭子改成了一个面积大了几倍的小房子,保安的工作环境改善了,他们能更好地在这里执行安全保障工作。更加重要的是,有了这个空间,多种对居民生活的贴近服务就有了落地的可能。”南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孙红菱说。

保安室小房子里的一角摆着桌椅,这里每天都有人值班,他们的身份各不相同,但都是为了居民服务。《新民周刊》记者看到,值班表上有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的负责人、工作人员,也有小区楼组长、居民团体负责人、党员志愿者,还有社区民警、城管、与居民区结对的律师。

以前的传统做法是把这些服务项目放在居委会,但是不少居民并不愿意专门多走一段路、多绕几个弯去居委会。有时他们专门去了,也常常碰到居委工作人员下到小区里的情况,扑空的感觉很不好。“现在我们把服务点放在了小区的出入口,这是所有居民的必经之地。他们路过的时候看到有人在里面,就很自然地进去问问、聊聊,这样对他们来说就便利多了。”孙红菱告诉《新民周刊》记者,在服务点值班的人员的专业类型涵盖了居民生活可能遇到的各方面问题,对居民的诉求和咨询,能解答就当场解答;无法解答的就记录下来,立即反映到居委,后者再沟通涉及的各方,一起来解决问题。

小区出入口附近就是垃圾箱房,对居民而言,在每天固定的垃圾投放时间下楼来,扔完垃圾后和街坊邻居顺道聊会儿家长里短,是非常自然的事儿。“这里面常常有一些吐槽、牢骚,其实就是他们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我们的工作人员专门到他们家里走访去问,他们未必愿意直说;但在出入口这里经过时,他们就挺愿意随手写在意见本上、随口找值班志愿者反映。”

小区垃圾箱房旁的地面铺着瓷砖,虽然已经选用了防滑材质,但粘上水和油渍后,还是有些滑,出现了居民在这里滑倒受伤的情况。居民在保安室反映后,居委立即告知了业委会,后者负责人认为“这是大事”,立即协调使用相关资金,很快在瓷砖上加装了防滑条和防滑垫。问题得到圆满解决后,这件事的处理过程还上了保安室外墙的“回音壁”宣传栏,让更多居民了解:可以通过这样的渠道,高效得到多方力量的共同服务。

如此的“家门口服务的端口”和“文明示范的窗口”,让居民们获益良多。“许多事情看起来很小,可是我们做了之后,发现很有效,其实居民的生活品质就是在这样一点一滴中提升的。”孙红菱说。例如,保安室放置的服务物品中,除了口罩、消毒液、轮椅、雨伞等之外,还有打气筒。原先居委以为打气筒的使用率可能不高,但实际运行下来,发现很多居民为自行车轮胎、球类和玩具充气都要用到它,这是一个真的帮得上忙的东西。

站在小区的主要出入口,视线横向50米、纵深100米的区域,要成为“三口”覆盖的范围,这就是“一视界”的含义。而“三口”写在一起是个“品”字,代表了居民对品质生活圈的追求。

2022年8月底,上海市民政局指导开展的“第二届上海社会建设和基层社会治理创新项目征集与推广活动”中,塘桥街道“三口一视界”项目从16个区、180个街镇提交的361个项目中脱颖而出,入围复选名单。“三口一视界”计划在塘桥街道26个居民区全覆盖,并研究形成建设标准、服务标准和考核标准。

居民成为服务主体

“从根本上讲,上海落实‘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行动,可以理解为2014年底上海市委一号课题关于“创新社会治理 加强基层建设”系列举措中提出的‘社会治理的核心是人’的进一步继承和延伸,是在人民城市上海打通城市治理和民生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重要突破。”华东理工大学社会工作系副主任、副教授徐选国表示。

他长期跟踪研究塘桥街道15分钟社区生活圈建设工作,在他看来,“生活圈”的理念更注重发挥居民的主体性,即居民不只是“被服务”,更是主动提出对服务的需求,并作为主体参与到服务之中,真正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澳丽花苑小区保安室附近、临街的一片公共绿地,如今是一片“绣球园”,绣球花在花坛中生长,景观小品点缀其间,别有一番风味。

当初,这里曾一度计划改造为“萌宠乐园”,但在向居民公示后,收到了不少意见。紧邻这块绿地的小区1、2、3号楼居民提出,如果按照原方案,绿地里会集中许多猫狗宠物,可能会有噪音扰民;宠物太多,也会有伤人的安全隐患。

“这确实是我们没有考虑周全的地方,居委和居民区党总支收到这些意见后,马上继续与居民召开恳谈会,商讨更合适的方案。”孙红菱说。当时,2号楼居民参与此事的积极性很高,居民区党总支就委派该楼组党小组,向居民征集更详细的意见。

“我们党小组共有11名党员,大家分工协作,第二天晚上就收齐楼组所有34户居民的想法,并汇总向党总支反映。最终通过面向全小区的听证会决定将这块绿地升级为‘绣球园’。”2号楼楼组党小组组长张晓飞回忆说。

选择种植绣球花,是因为这种植物喜欢阴湿,正适合靠楼较近、阳光不足的这块绿地的环境。这个建议由懂绿化的老党员赵海明提出。植物仅是种植还远远不够,后期的维护是长期工程。在听证会上,赵海明表示愿意牵头志愿者成立一支护绿队,参与“绣球园”的后续维护。

这样,问题得到了完美解决。如今,全部由2号楼居民组成的9人护绿队已经活跃在“绣球园”中,他们还发动更多居民制作酵素,为“绣球园”除虫施肥。这片通过居民自我治理、自我服务诞生的新绿地,成为更多居民关注、爱护的场所。

“子萱坛”“婉婷坛”“悦茵坛”,园内的几个种植着绣球花的花坛有着专属的名字,坛内的标牌上不仅有名字的含义,还附有二维码,扫描之后,能让人看到护绿志愿者的名字,了解他们的故事,这些网页完全由居民自行制作。

这样的二维码和故事,在2号楼的楼道里也可以找到。眼下,楼道粉刷一新,入口处挂着更新过的外观典雅的信箱,墙壁上展示着楼道里居民的日常生活照片和一些植物小景观。这栋楼其实已有20余年的历史,原来也曾地面坑坑洼洼、墙面斑驳昏暗。2021年4月,这里的“美丽家园”微改造项目启动,改造哪些地方、如何实施,完全由楼组党小组牵头组织商议、居民自行决定。资金方面,由街道和居民各出一部分,用自治金的方式解决。

方案由楼组居民敲定后,居委、物业等各方全力协助开展施工。众人齐心之下,楼道面貌焕然一新,居民为楼组取的新名称“爱丽楼”在入口处光鲜夺目。

2021年秋季公布的《“15分钟社区生活圈”行动·上海倡议》提到的行动策略是:多元主体参与、共同协作治理、持续滚动实施。其中提倡“社区居民共同参与社区公共设施和空间的运营和管理,共同维护建设成果,营造人人关心、支持和参与社区发展的良好氛围”。澳丽花苑的居民自治,无疑是很好的实践。

社会组织的贡献

《上海倡议》中提出:建设15分钟社区生活圈,需要政府部门牵头,统筹整合社区居民、社区规划师、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建立“上下结合、左右贯通”的多元治理机制。拥有专业力量的社会组织,是落实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重要保障。

以在上海尤为突出的老龄化现象为例。上海长宁区程家桥街道常住人口中60岁及以上人口占24.7%,其中程桥二村的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对更高,60岁以上老人占比为30.6%,其中75岁以上老人又达一半左右。在15分钟社区生活圈的“宜养”领域,该街道引入社会组织上海青创社会服务中心(简称“上海青创”),从规划到落实,开展了量体裁衣般的工作。

不熟悉情况、缺乏居民的认同感,是社会组织进入社区开展工作常常遇到的难点。“我们的项目专员用陪伴式的服务,沉下心来花时间与居民们建立彼此熟悉的关系,每天都去陪老人聊天,了解他们的情况。这个难点也就解决了。”上海青创新媒体事业部副部长陆冰沁说。

老人们和项目专员相处久了后,交谈中也放得更开。一些听起来好似抱怨的话语,被上海青创的项目专员敏锐地捕捉到。程桥二村有老人说,自己的子女住在别处,每隔一段时间会开车来看望他,但是小区里车位紧张,每次停车是个麻烦的问题。上海青创向街道提出建议,在当地开设了“孝心车位”。街道利用小区里的空地新增一些车位、划出一些原有的车位,专供回来看望老人的车主申请使用。车主手里出示“孝心停车卡”后,小区保安将优先为他指引、安排车位,并在停车费上给予优惠。这为老人做了一件实事。

除了“孝心车位”,上海青创结合当地老人的实际需求,提出方案,街道在程桥二村原有设施的基础上,还打造“匠心忆园、连心话廊、开心会馆、舒心宅院”,一起形成开放式养老的“五心家园”。

培育“5分钟养老生态圈”也是该社会组织在调研基础上的建议。陆冰沁告诉《新民周刊》记者:居民区周边本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养老院、社区食堂、慈善超市等各类为老服务的资源,但之前比较分散,服务提供者与老人之间的供需信息不够畅通。如今,街道出面建立平台,形成打破围墙阻隔的、“点、链、圈”辐射的养老服务生态圈,老人们得到了更优质高效的服务。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治国有常,利民为本。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徐选国表示:把“15分钟社区生活圈”放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来理解,体现出四个维度的内在要求:资源的聚合性、服务的可及性、治理的精细化、空间的生态性。通过多元力量的协作,将这些重点落到实处,正是对二十大报告中相关精神的有力实践。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