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慈林(浙江杭州,国企干部)
陪朋友走进单位对面一家餐馆用餐,服务员笑脸相迎:“欢迎光临。今天大堂可没人吸烟”。朋友一头雾水:“他们店里有没有人吸烟,关你什么事?”
我笑着解释,我以杭州市“禁(控)烟监督员”身份,在这家餐馆管过几次“闲事”,服务员已把我当作“老朋友”,故有此说。
杭州禁控烟条例早已发布,除特设的吸烟室外,其他场所禁止吸烟。可一些人吸烟成瘾,我们禁控烟志愿者经常会碰到许多阻力和困扰。
一次办公室开会,顶头上司掏出烟盒,发与会者人手一支,然后习惯性地点燃,边吞云吐雾边布置任务。我一时没忍住,掏出“禁(控)烟监督员”,指着背面“禁烟区域”对他说:“对不起,会议室规定不能吸烟……”领导怔住了,像看陌生人一样呆看我十多秒,然后呵呵干笑几声,按灭烟头。其他同事也斜着眼睛看着我,相继熄灭烟头,场面颇为尴尬。
领导有风度,也有气度,餐馆老板可没那么好说话了。当我要求他在大堂醒目位置张贴“禁止吸烟”标识,并杜绝食客在店内吸烟时,起初他根本不屑一顾:“开店十几年,从没有得罪顾客影响生意的道理。”他知道我只能劝导、不能处罚,根本没把我宣传的条例当回事。没想到我做事爱较真,一次二次劝导碰壁无效,第三次我当着老板的面直接打了投诉电话,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很快派员赶到现场。鉴于店家对监督员多次劝导置若罔闻,罚款300元,并限令立即整改。老板只得辟出两间包厢作为“可吸烟餐厅”,在大堂设置了“禁止吸烟”的标识。
相比较我的尴尬,朋友朱先生的遭遇更令人愤慨,他佩监督员证在某写字楼劝阻一名在电梯里吸烟的青年时,竟被其打伤鼻梁,住进了医院。打人者最终被公安机关处以治安拘留10天、赔偿全部医药费。朱先生对我说,这个志愿者虽然当得有点累,但能让市民形成禁控烟共识,再累再难也应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