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中华第一龙:差点被当作儿童玩具
第54版:何以中华/本周博物 2024-02-05

中华第一龙:差点被当作儿童玩具

阙政

红山遗址群。

“玉出红山——红山文化考古成果展” 中的玉龙。

记者|阙 政

这件玉器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考古出土文物,它的出土还有一段传奇往事。

炎黄子孙,龙的传人。长久以来,龙都是代表中华民族的 “万灵之长”,被人们视为祥瑞的象征。早在8000年前的兴隆洼文化就已经出现了龙形图案的堆塑,此后,查海文化、仰韶文化、赵宝沟文化、红山文化……神州大地上不同地域的文明进程中,都出现过龙的形貌——有时是土塑,有时是蚌塑,有时是陶器,有时是玉器,有时是岩画。

国博C位当之无愧

而如果要说到“中华第一龙”,就得数那条在中国国家博物馆长久占据“C位”的玉龙——它由墨绿色岫岩玉雕琢而成,长吻修目,鬣鬃飞扬,躯体卷曲若钩。虽无角、无肢、无爪,却极富动感。由于整体形态颇似字母“C”,因此也被称为“碧玉C形龙”。

C形龙不仅造型生动,雕琢精美,通体光洁,而且作为玉器来说体型也颇大:高26厘米、通鬃长21厘米,龙体背正中有一小孔,研究者用绳线将它穿起后,发现龙的首尾恰好在同一条线上,可见当年匠人的巧妙用心。

碧玉C形龙1971年在内蒙古翁牛特旗三星塔拉出土,作为已知红山文化玉龙中体型最大的一件,如今是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也是当之无愧的“中华第一龙”。

不过这件玉器并非严格意义上的考古出土文物,它的出土还有一段传奇往事:1971年8月的一天下午,三星塔拉村村民张凤祥在果林里挖洞准备植树,挖到地下五六十厘米深时,忽然发现了一个像钩子一样的东西。开始他以为是个生锈的铁钩,就顺手带回了家。张凤祥4岁的弟弟把“铁钩子” 用绳子串起来,当成玩具那样,在地上拖来拖去玩儿。

没想到过了几天,这只“铁钩子” 黑硬的外皮被磨去,居然露出了绿色的光泽。张凤祥觉得这可能是一件文物玉器,马上把它带到了翁牛特旗文化馆。文化馆的工作人员王志富用30元征集了这件文物,办完入库登记手续之后,把它当成一件普通的文物锁进了箱子里。

直到十多年后的1984年,辽宁省凌源县和建平县交界处的牛河梁发掘出一座5000年前的古墓,出土了许多玉器,其中古墓主人胸部摆放着两个红山文化代表性的“玉猪龙”——玉猪龙的形态和C形龙很是相似,也是猪首、通体光滑蜷曲。翁牛特旗文化馆的负责人贾鸿恩看到新闻后,马上意识到锁在自家文化馆箱子里的玉器,极有可能也是与牛河梁玉猪龙一样珍贵的文物。于是他立即带上C形龙奔赴北京,拜访了考古学泰斗苏秉琦先生,这才揭开了“中华第一龙” 的秘密,让C形龙从此稳占“C位”。

C形龙可能是一件法器

据《说文解字》中载:“龙,鳞虫之长。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

自古以来,关于龙是何物,先民都有过不同的揣测。有说龙是风雨雷电的化身,有说龙是多种动物的集合。商代甲骨文中象形的“龙” 字,看起来像是一种有角、有头、大口、长身弯曲的神兽。东汉学者王符的总结则更接近于我们现在所熟悉的龙的形象:“角似鹿,头似蛇,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

虽然这种神兽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实际存在,却并不妨碍历朝历代的人们对它产生无穷的想象,赋予它幻化莫测的神性。

1984年“C形龙” C位出道后,辽宁省考古专家孙守道通过对比商代、二里头文化及夏家店下层文化的龙的形象,确认C形龙早于这些时代:“拿商代玉龙对比的话,商玉龙多有角有耳,而此玉龙无角无耳;商玉龙口张齿露,似虎,而此玉龙口闭吻长,似猪。” 相比之下,红山文化积石冢里的“玦形龙”(也被称为“玉猪龙”),就和它非常相像。因此C形龙进一步被确认为红山文化玉器。

红山文化是距今约6500至5000年辽河流域最著名的考古学文化,也是多元一体中华文明的重要源头之一。20世纪70年代以后,随着辽宁阜新胡头沟墓地、喀左东山嘴建筑群址、朝阳建平县牛河梁遗址、凌源田家沟墓地群、朝阳半拉山墓地等重要遗址的相继发现和发掘,红山文化的面貌日益清晰起来。

而龙形玉器又是红山文化中相当浓墨重彩的篇章,正所谓“玉出红山”。作为新石器时代玉礼器的典型代表,红山玉器与原始宗教密不可分。红山文化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坛庙冢”,祭坛、女神庙、积石冢三位一体,在当时象征着统一的宗教信仰,集中的祭祀仪式,具有整合社会群体的作用。正如苏秉琦在诗中所言:“红山文化坛庙冢,中华文明一象征。”

碧玉C形龙的功能用途具体为何?至今仍是个谜。国人尚玉,自古以来,玉都被拿来比拟君子的品格温润如玉,因此玉器也常被拿来随葬。但据专家推测,与其他玉器相比,随葬玉龙的墓主人多有特殊的社会地位,因此C形龙的主人很有可能是当时掌握神权的巫师。玉龙随葬时,一般放在墓主人的胸腹部,通常会以绳子穿过玉器的孔洞,系挂在身上——而C形龙恰好也有穿孔,被专家推测为一种宗教法器——作为超自然的神兽,龙会被古人用来帮助“沟通天地神明”,也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本周博物

甲骨文“龙”

商代甲骨文中象形的“龙” 字,看起来像是一种有角、有头、大口、长身弯曲的神兽。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