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14家俱乐部告别中国职业联赛“警钟长鸣”
第A04版:聚焦 2020-05-25
中国足协三级联赛准入名单公布——

14家俱乐部告别中国职业联赛“警钟长鸣”

张腾

专题撰稿 特约记者 张腾

“今年的联赛泡沫已经挤掉70%了,在这之前,很多投资人已经开始减投,而且减投力度很大。今年将是回归理性的元年,但理性不代表水平下降,理性会让大家感觉到这份工作来之不易,会让球员们更职业,更珍惜自己的踢球生涯。”

——富力俱乐部董事长黄盛华

14支告别中国足坛的球队

中超:天津天海

中甲:辽足、上海申鑫、广东华南虎、四川FC

中乙:宁夏火凤凰、福建天信、大连千兆、深圳鹏城、延边北国、吉林百嘉、南京沙叶、保定容大、浙江义乌商城

(福建天信并未解散,已更名为宁德FC,新赛季将参加中冠联赛)

中国足协于23日中午通过官网正式公布了2020赛季三级职业联赛的参赛队名单,正如预想的一样,深圳佳兆业捡到了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他们幸运递补回到了中超。而苏州东吴,江西联盛,四川九牛与昆山FC四支队伍则如愿拿到中甲资格。

足协在《关于公布2020赛季中国足球协会三级职业联赛俱乐部参赛名单的通知》(下称《通知》)中指出,经俱乐部申请、各地方会员协会初审及批准,中国足协书面材料审查、实地检查及其他相关程序,已完成对相关职业足球俱乐部的准入规范和竞赛成绩审核。在最引人关注的中超准入名单中,深圳佳兆业作为递补第16顺位的俱乐部位列其中。

《通知》还公布了符合中甲联赛准入要求及成绩要求的俱乐部名单。这份名单共有18家俱乐部,这意味着新赛季中甲联赛已经确定扩军至18队。依据相关规则递补进入中甲的四家俱乐部分别是苏州东吴、江西联盛、四川九牛和昆山FC。新赛季,江苏将拥有四支中甲球队,除了苏州东吴和昆山外,还有南通支云和泰州远大。

符合中乙联赛准入要求的则有21家俱乐部,名单中并不包括各中超中甲的U23队。按照足协最新拟定的中乙联赛计划,将会有不少中超中甲俱乐部的U23球队以及国青队参加新赛季的中乙联赛。目前,中超中甲俱乐部参加中乙联赛的U23队伍正在报名中。

在中国足球的竞赛体系中,中甲、中乙甚至中冠俱乐部一直扮演着金字塔塔基的作用,自2014年、2015年开始,中甲、中乙也随中超一起,开始了烧钱的风潮,球员的收入大幅度增加,短短几年时间,很多中小俱乐部就难以为继。一方面是国内低级别联赛造血能力不强,缺乏盈利能力所致;另外一方面也应该看到,中国足协赛制的变化以及对于低级别联赛缺乏更多的关注、投入,也是让投资人望而却步的原因之一。不可否认的是,由于整体社会经济、特别是房地产市场增速下降,造成了很多投资人在生意场上金银紧缩,但是职业足球本身的不健康,同样不容忽视。

此前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中国足协主席陈戌源明确表示,职业联赛要除去泡沫,实现真正健康的发展。如今各家俱乐部投资人纷纷退场,也是去除泡沫过程中的“阵痛”,在这样的过程中,如何更大程度保护投资人的积极性,避免出现“一哄而散”的局面,和投资降温同样重要。彻底凉下去的市场,未来还能再热起来吗?有中乙投资人建议,中乙联赛、中冠联赛同样成立职业联盟,让更多的俱乐部拥有话语权,真正做到能够让市场配置资源。对于职业化程度最高的足球来说,职业联盟的试点势在必行。未来中超职业联盟的尽快落实,或许将是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良药。

“欠薪”不是新闻,俱乐部想甩包袱

尽管根据中国足协的准入制度,不符合参加联赛标准,经济状况较差在俱乐部已经被剔除出了新赛季,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中国足球的经济危机已经就此结束。受疫情影响,如今各行各业都在严控成本,甚至体育产业出现了“重新洗牌”的迹象,在这样的情况下,不盈利的职业足球俱乐部,一下就变成了很多资本集团旗下的“不良资产”,在断臂求生的环境下,被迫放弃也是不得已之举。

据了解,如今很多中超中甲俱乐部都面临着潜在的“经济危机”,很多球队实际上也都是处于经营困难的情况,只不过是依靠的背后企业或集团的强力支持,依然在苦苦支撑。

在疫情期间,很多中超球队,甚至是传统意义上的豪门球队,都不同程度出现了拖欠薪金的情况。很多俱乐部都在想方设法“甩包袱”。“现在欠薪已经不是新闻,不欠薪倒是值得一提的事。”在中超高投入高成本的背景下,不少俱乐部还要负担外援的高额工资,因此很多俱乐部的老板都感到非常挠头。尽管中国足协去年制定了“四大帽”,但实际情况是,很多俱乐部在执行过程中甚至投入都要比规定下限还要更低。

或许在极端情况下,中国足协必须要考虑另外一种“最差的结果”,那就是一些俱乐部在联赛进行至半途时再次出现严重的欠薪,甚至俱乐部破产的情况,届时赛事如何继续保持完整性、公平性,如何不至于出现整个职业联赛体系崩盘,才是中国足协应该考虑的。事实上,在通过中国足协准入的过程中,过去曾经有要求各家俱乐部缴纳“参赛保证金”,这笔经费也是用于给联赛救急,但如今随着各家俱乐部的窘迫,这一制度也被逐渐模糊化,未来如何应对更大规模的经济危机,应该是联赛最应该考虑的。

“壮士断腕”正在进行时

在天津天海宣布退出新赛季联赛之后,一直悬而未决的新赛季中国三级职业联赛的准入资格审核及确认名单,终于被中国足协对外公布。受疫情影响,在体育产业发展增速下降,体育经济整体下行的大背景下,职业化程度最高的中国足球产业也没有能够独善其身。

在即将开始的2020赛季,有包括天津天海在内的五家俱乐部宣布退出,而此外还有11家俱乐部因为没有提交《2019年俱乐部全额支付教练员、运动员、工作人员工资奖金确认表》,换句话说,是因为没有解决球队的欠薪问题,最终没有达到中国足球的准入资格,而被取消了新赛季的参赛资格。中国足球的全面经济危机真的来了吗,或许这一切只是刚刚爆发?

由于天津天海宣布退出新赛季的中超联赛,因此根据中国足协顺位递补的原则,上赛季原本已经降级的深圳佳兆业,最终递补重回中超。本赛季,深圳队已经先后引进了郜林、郑达伦、王永珀、裴帅等诸多内援,俱乐部其实早已经做好了参加新赛季中超联赛的准备,因此这次递补可以说对于他们并不意外。而上赛季在参加中超联赛后,球队也已经积累了经验,递补中超之后,新赛季的目标也绝非保级。

除此之外,由于广东华南虎、四川FC、辽足、上海申鑫四支中甲球队,同样没有解决球队欠薪和资金问题,因此被取消了新赛季的准入资格。在这样的情形下,苏州东吴、江西联盛、四川九牛和昆山FC顺位递补,进入了新赛季的中甲联赛。加上降级的北京人和、递补的四支球队以及原本就升级的泰州远大、沈阳城市、成都兴城,新赛季的中甲联赛将出现八支新鲜球队的面孔,更换了超过一半的队伍,这也是职业化以来前所未有的情形。新赛季的中甲联赛,也相对变成了一个全新的联赛,各支球队之间任何结果都有可能发生。

联赛参赛队伍变化如此之大,确实很难真正称得上是健康、有序,而这也是过去几年中国足球不理性投入造成矛盾的集中爆发。如今看来,在新一届的足协工作中,让各级联赛重回正确、理性道路乃是重中之重,而足协主席陈戌源不就前的那句“即便壮士断腕也要达到目的”的决心正在一点点的体现。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