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周报》
副总编辑
体坛网总编辑
马德兴
今天就是二十四节气中的大寒了,但未必是这个冬天最冷的,尤其是对南方大部分地区来说。相比之下,中国足坛似乎还更冷些。也许是受到限投限薪的影响,也许是中国俱乐部的母公司整体不景气、不得不要熬过这个冬天,因而今年的转会市场自开窗以来就显得较为平淡而冷清。而且,迄今为止已经完成的几桩交易中,新引进的外教或是外援都是各俱乐部历史上相对较为廉价的。
更换外教的几家俱乐部都引进了原南斯拉夫教练,更确切地说是克罗地亚教练,从上港到国安,再到尚未官宣的广州富力,俱乐部不约而同地做出了同样的选择。这恐怕并非巧合,而更是现实的抉择,因为相对性价比都更高一些。而像上港新引进的中卫外援迈斯托罗维奇,据称70万欧元是上港俱乐部史上工资最低的外援,但这个年薪依然是其原效力俱乐部年薪的四五倍之多。
其实,在目前的大形势与大环境下,我们不应该感慨这些外教或外援的薪水之低,而更应该思考一个问题,即缘何先前的那些外援、外教会身价抬得如此之高?在这个过程中,恐怕经纪人在其中扮演了一个很不光彩的角色。就像迈斯托罗维奇这样的外援,年薪70万欧元恐怕是一个正常的价码。但就是这样一名外援,放在往年不谈个三四百万欧元的年薪,都不好意思称是引进的外援。一方面,对各俱乐部来说,引援事关“面子”,生怕被外人说“没钱”“小家子气”,因而只能是硬着头皮“上”。另一方面,对那些经纪人来说,同样是做一笔生意,能够挣100万的,绝不挣90万,因而抓住俱乐部老板这种“好面子”的心理,拼命哄抬物价。而且,在整个过程中,经纪人必须各种“打点”,但这种“打点”当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再把这些费用加上,身价当然也就更高了!
所以,过去外援、外教的身价高,赚得盆满钵满的首推经纪人,他们才是中国足球高薪的最大受益者。而在中国足协出台各种限制政策之后,意见最大的也恰好是这些人。缘何会在中国翻十倍以上?经纪人在中间有多大的利润空间?类似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如今回归正常,经纪人受损最大,而中间环节的利润空间也被大大压缩。
对中国足球而言,其实不是外援外教的身价不高了,而是中间环节的利润空间被大大“压缩”甚至是“被打压”了,这对各方都是好事。少一些“冤大头”,中国足球就多一些正常。这应该是中国足球在新形势下的最佳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