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1月01日 星期三
广告 无接触配送融入“新基建”大潮
第7版:上海新闻/广告 2020-06-17
无人车送快递,机器人送外卖,智能取餐柜短暂“寄存”食品……

无接触配送融入“新基建”大潮

机器人助力无人配送本报记者陶磊摄

无人车送快递,机器人送外卖、文件、消毒,智能取餐柜短暂“寄存”食品……无接触配送因疫情而“火”,但这匹“黑马”的“起跑”却在疫情之前,从根本上说,它是需求变化、产业升级的产物,也就不可能昙花一现,如今更是成为了上海打造在线新经济高地的重点领域之一。无接触配送正在融入“新基建”大潮,成为上海培育新动能、构筑新优势,抢占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制高点。

机器人自己“坐”电梯送外卖

上海五牛控股大厦是一栋27层的商务写字楼,在里面办公的白领大约有1500人左右,原本午餐时间由于外卖小哥进不了大厦,各楼层的白领要下楼自取外卖,大家扎堆等电梯,费时还耗能,大厦门口“交接”外卖,一片嘈杂,物业甚至要“出动”两名保安维持现场秩序。

如今,YOGO机器人担负起楼内送外卖的重任。记者昨天中午在大厦门口看到,外卖小哥排队将外卖交给一名工作人员,后者在机器人上输入订单4位手机尾号、楼层,把外卖放进机器人“肚子”里(一台机器人有4个舱,可同时送4个订单),机器人可以自动识别订单的详细信息,开始送餐之旅。

由于YOGO已经与大厦内的电梯、闸机、消防门等设备打通,所以机器人一边提前5分钟给客户打电话通知“外卖到了”,并发送取件码到客户手机上,一边流畅地“坐”电梯,直至送到客户的办公室门口。客户只要输入取件码,就可以轻松取出外卖。YOGO还在业内率先实现了多机配送,5台机器人同时运作,配合云端对于楼宇运力的精细调度,午高峰1小时内最多的配送可以达到150单。

YOGO智能机器人移动平台由上海有个机器人有限公司研发,通过机器人、AIoT物联网、云端大数据等技术,为楼宇搭建了一整套无接触配送服务系统,除了可以为楼宇提供外卖、快递、文件等物品的机器人配送外,它还可以接入广告、消毒等多业态服务。其中,YOGO的第一个快递无人化站点落地于陆家嘴中融碧玉蓝天大厦,每天由机器人移动平台完成的配送量峰值达到100单/天。

“C端足够大的B端业务,最终都会往基础设施去发展。”据YOGO创始人赵明介绍,目前YOGO的机器人移动平台已经在全国投入使用超过150栋楼宇,主要分布在华东和华南地区,覆盖了写字楼、酒店、学习、医院等场景。“好产品的最终评价标准是能让用户满意。因此,在设计之初,YOGO就将C端体验纳入大到系统设计,小到产品细节的打磨中。虽然一切刚刚开始,但是值得高兴的是,机器人移动平台作为末端配送中,与客户接触最多的高频入口,用户满意度达到97.3%。”

智能取餐柜还能消毒和保温

无接触配送场景多样,决定了支持无接触配送的终端也必然多样化。智能快递柜、智能取餐柜在未来或许成为消费者最常见的无接触配送设备。

在位于江苏路上的兆峰大厦,美团投放了其在上海的首个面向社会外卖员免费共享使用的智能取餐柜,采用模块化设计,其中主柜19个格子,副柜21个格子,上面两层空间较大,其余均为小格间。外卖骑手送达后,联系用户告知存放取餐柜,通过订单二维码开柜、放入餐品即可离开,这一过程只需要10秒左右;取餐柜自动发送短信提示用户,用户凭身份验证信息取货。

骑手将餐品放入取餐柜后,柜子里的灯就会亮起来,红外感应装备感应到以后就会对柜子里的物品自动进行消毒;直到用户来取,一直处于保温状态。据美团方面介绍,计划向上海市场投入1000台智能取餐柜,覆盖小区、大厦、医院等大部分人流密集的场所。

饿了么则在上海人民广场、太古汇、静安嘉里中心等区域都投放了智能取餐柜,效果也很好,今后不仅要在上海继续铺开,还将推广到全国近20个城市。

多场景应用融入“新基建”大潮

无接触配送的想象空间巨大,正持续不断地渗透到各社会产业深处。《上海市促进在线新经济发展行动方案(2020-2022年)》就提出,要“推动无人配送在零售、医疗、餐饮、酒店、制造等行业应用”,“加快社区、园区、楼宇等区域布局智能储物柜、保温外卖柜、末端配送服务站和配送自提点,推进社区储物设施共享”,“重点发展无人机、无人车等无人驾驶运载工具”,等等。

比如,YOGO机器人KAGO5已进入上海华山医院等医疗场所,每天可为院办公室消毒七八次。扎根紫竹高新区的非夕科技同样在医学领域找到发力点,这家企业专研自适应机器人,是人工智能领域中“触觉控制”的专家,正在研发打针机器人,与送药机器人一起,将在传染病及重症监护领域提供机器人替代方案。

在YOGO创始人赵明看来,“新基建”就是以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物联网为代表的新型基础设施,也是转型升级的重要支撑,“从这个角度来说,无接触配送是‘新基建’的一种物化形态。”伴随着在线新经济的强劲增长,机器人等人工智能工具,也由增强经济的“抗疫性”,转而向赋能经济的“可持续性”深化演进。

本报记者 金志刚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