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叔华本报记者孙中钦实习生华天择摄
“如果再能把SKA亚洲科学中心和空间低频段射电望远镜这两件事都给办好了,我的任务也就完成了!”中科院院士、著名天文学家叶叔华如是说。这个月,她将满93岁。
刚刚荣获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状,叶叔华欣然接受了新民晚报的专访。“在这个年纪还没有被大家忘记,还能获得与创新有关的奖项,我受宠若惊。”叶先生坦言,她将更加尽力,尽力帮年轻人设想一些可开拓的道路,尽力推动一些科学创新的事情。“能够直接为国家需要服务,何其幸运!”
北斗和太阳系探测 最近的关心
近半年疫情防控中的生活,没有给叶叔华的生活带来太多影响。各行各业复工复产之后,她如常每天九点来办公室,看文献读书了解国际上和台里的最新进展。这早已是她生活的一部分,每一天都不能断了天文的消息,都要和天文人有所接触。
最近,她最看重两件事,“都跟国家的需要直接有关”。一是北斗。“从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开始建设的时候,我们上海天文台就参与其中了,主要是参与将卫星数据分发给用户这一段的工作。年轻一辈现在做得很好,比我们这些老家伙还要厉害得多。”
另一件,是太阳系观测。我国的太阳系观测,从月球开始,下一站火星即将启程,我国首个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下月将进入发射窗口期,叶叔华的办公桌上摞满的书中,最上面一本便是关于火星探测的。“其实,行星探测方面,尤其是火星的探测,比如它的地形与结构,更多属于地学的课题,不是天文学家能回答的问题。”叶叔华介绍,对于我国即将开展的火星探测,上海天文台的主要使命是保驾护航,利用VLBI(甚长基线干涉测量)为“天问一号”测定轨道。
叶叔华的目光,望得更远。“太阳系那么大,还有好多事情要弄清楚,这也关系到地球未来的命运。现在,美国已有两个探测器抵达‘天涯海角’——太阳系的门户了。中国也应该去,不仅要去太阳系边缘,还可以从垂直天顶的方向做更多探测。”
天文馆和SKA 即将实现的梦想
在去年中秋前夜的上海天文馆亮灯仪式上,叶先生笑得很灿烂,“这件想了很久的事,终于就要实现了。”
上海天文馆的故事,说来话长。早在1974年,国家特别批准了在上海建天文馆,当时连建设用地都选好了。然而,当年国家好多事情都等着要用钱,上海天文馆最初的项目被耽搁下来。2010年上海世博会圆满落幕后,叶先生给市领导写信建议在世博园区建上海天文馆。最终决定,在滴水湖畔,在临港新片区,建设上海天文馆,作为上海科技馆分馆。
如今,上海天文馆的建安工程已经竣工,正在加紧建设展示工程,明年就将择期开放。“它的样子真是不同凡响,未来将是上海一景。”叶先生对上海天文馆有更高的期许,“我们建了一个世界级的大天文馆,我所希望的是能够把最新的天文学的成就展示给大家,另一方面,我们对宇宙的认识会对人生观有直接的影响,上海天文馆至少能让长三角的游客开阔眼界,真正认识到宇宙的浩瀚。”
叶叔华即将实现的另一个梦想,是在SKA(平方公里射电阵)这个全球携手的庞大射电天文计划中我国能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做出独特的贡献。所谓“平方公里射电阵”,是一个巨型射电望远镜阵列,由世界各国的数千个较小的射电望远镜组成,在解答一系列基本科学问题方面被寄予厚望。这是我国第一次以发起国身份参与的国际大科学工程,叶先生希望能够在上海建立一个亚洲科学中心,得到了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经过十多年的努力,这个愿望看起来也逐步得到实现了。”
太空低频望远镜 下一个目标
她是我国天文地球动力学研究领域的奠基人之一,主持建立并发展中国综合世界时系统,并始终保持世界前沿水平;她前瞻性地提出建设中国VLBI网,为探月工程做出了关键性贡献;她倡导建设并建成“天马望远镜”,大幅提升了我国射电天文观测能力并取得重要成果;她卓有远见地推动中国成为世界最大望远镜列阵(SKA)的创始国,并仍在倾尽全力地推动上海筹建SKA亚洲科学中心,使中国在国际大科学工程中发挥引领作用……对叶叔华而言,这些都已是过往,她又将翻开新的序章。
“再往前走一点儿,我们预备在太空放两个30米口径的射电望远镜,在空间中开展精密的低频段射电观测。可以同地面上的SKA形成很好的响应与配合,但其作用不限于SKA。”叶先生说,这将是一项开创性的工作,相信会催生很多新发现,尤其是关于宇宙早期的研究。“这个项目正在准备中。我想是总归能够实现的,届时将为我们打开空间低频射电天文的一扇窗口。”
采访临近尾声,叶叔华提醒记者,不要错过6月21日的日食观测。“如果天公作美,厦门等地可以短暂捕捉到镶着金边的太阳。这些都需要提前组织和宣传。”
送走记者后,叶先生又给上海天文台科普主管打电话,叮嘱要让公众提前了解。2020年6月21日,日环食,上海可见日偏食。这一天,也是叶叔华的93岁生日。
“宇宙这么大,这么长,在我们短暂的几十年人生中,怎样为社会做些有意义的工作,这是每个人都可以做的,各行各业都可以发光发热。我相信,下一个100年,国家一定会继续发展起来,全国人民都能各得其所,这个愿望一定能够实现。”她说。
本报记者 董纯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