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20日 星期日
法官当“主播”有板有眼 告别初三,和着歌声和欢笑 广告
第7版:上海新闻/广告 2020-06-30

法官当“主播”有板有眼

市一中院推出类案裁判书及微课程

本报讯(首席记者 宋宁华)时下最热门的法律当属《民法典》,涉及人格权有哪些新类型纠纷,案件审理难点怎么“破”?昨天,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以下简称“上海一中院”)召开新形势下务实推进审判质量建设新闻发布会,通报该院在推进审判质量建设工作上的探索与成果,并发布公开出版的《类案裁判方法精要》一书以及该院录制的18部微课程。

和普通发布会不同,现场先播放了上海一中院研究室主任郑天衣主讲的法律适用微课程《表意不自由型可撤销合同的审查标准》,以及民事审判庭法官助理郭葭主讲的类案裁判方法微课程《人格权纠纷案件审理思路与裁判要点》。

别看法官们在法庭上话语不多、不苟言笑,但“触电”却颇有“主播范”。法院有关负责人“剧透”,出镜法官都是根据自己丰富的法律素养和办案经验,充分准备后临场发挥的,“连提词板也没用。”

据悉,为传承审判经验、提升司法能力、促进适法统一,上海一中院于今年上半年摄制系列微课程,主题围绕司法实践中常见法律适用问题和类案裁判方法,涵盖刑事、民事、商事、行政等审判领域,内容务实、实践指导性强。截至目前,已制作13部法律适用微课程、5部类案裁判方法微课程。

“近年来新法新规较多,社会经济活动也日趋多样。如《民法典》颁布、涉众型刑事案件多发、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纠纷新类型、新技术运用等,都给司法审判带来新挑战,亟需法官持续提升司法能力,进而确保审判质量。”上海一中院院长黄祥青表示。

据了解,首批18部微课程已被刻录成光盘,将用于对外交流,扩大受益群体。此外,上海一中院还将对接上海移动微法院,通过电子送达、短信提醒等方式,向当事人推送类案报告链接。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