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29日 星期五
新书速递 独具只眼读书画 少年费恩的奇幻漂流 104岁写就《夜谭续记》,回响跨世纪约定 罪恶之上,善良不死
第10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2020-07-19

罪恶之上,善良不死

——评那多新作《骑士献祭》

◎李然

与上一部小说《十九年间谋杀小叙》相隔一年,那多的悬疑世界又诞生了新的故事——《骑士献祭》。

悬疑的序幕由一起重案悚然揭开。被害女人究竟是谁?疑犯为何屡次搬家,家中又为何频遭火灾?邻居口中的“一家四口”因何在每次消防员救险时都成为“一家五口”?谋杀者究竟是一个人还是一家人?被害女人会是疑犯的终极目标吗?当真相穿透令人无暇喘息的迭出悬念与致密推理被层层揭开,那多再次彰显出关于人性的拷问之力。他打破仇恨、贪婪、妒忌、无妄等谋杀背后心理的惯常思维,以独特的觉察视角打开人性切面——这起谋害案件竟然缘起慈悲。

出乎意料。当警方对犯罪嫌疑人李善斌的调查取证越发指向他就是杀人凶手时,各方被调查者却以众口一词的证言勾勒出“这是一个老好人”的素描。李善斌的“善”,二十年的工友们可以作证,知根知底的邻居可以作证,多年的朋友可以作证。他“人善,心软,念旧情。”好人标签多少为案件的侦破添加了干扰因素。

不同于其他谋杀者的人格黑暗、分裂与扭曲,自始至终,“善良”在李善斌人性中从未动摇、削减与背离。他可以选择不去收留背叛他远走高飞的前妻时灵仪,他可以选择不去抚养没有血缘的儿子,他还可以选择让屡次以纵火让家庭山穷水尽的精神病患者回归拾荒,更可以选择不以谋杀为代价对一个人实施救赎……可是,他都没有。正如邪恶者亦可披裹温柔的外衣,善良者也会走进阴影里。他的善与执在同恶与罚的交锋中引发巨大情感旋涡。

对李善斌的叙述体现出作者对逻辑推理的一贯成熟驾驭,对其女儿李怡诺的刻画则彰显出其对人性、家庭与社会问题的强大捕捉能力。这个花季少女如同质感坚厚的多面玻璃,将人情世态折射得清晰刺目。

原生家庭的影响在李怡诺的身上展现得淋漓尽致,读高中的她经历太多异常:生母形象出现巨大颠覆,那个父亲口中漂亮并且爱她的美丽女人却是眼前苍老并且神志不清的精神病人;初中时即以母亲的姿态保护同母异父的弟弟;在生母以挥刀、纵火为基本表现形式的家庭氛围中面对学业压力……她被学校公认为“最麻烦的一个”;她比同龄人过早地成熟;面对警察询问,堂堂正正对视,连刑警队长都认为“这个女孩不像看上去那么简单”。尽管如此,她是令人疼惜的。她收纳了家庭的不幸,也继承了父亲的善良。

那多的文字是基于观察力的。越是看似不经意的寥寥数语,背后往往越隐藏着他洞悉世事的成熟目光;越是看似闲聊的随意之笔,往往越有着击中本质的力量。

“业务能力算很扎实了,但这辈子没立过一次功……也说不上他运气特别差,更不是被谁压制,性格使然”——这是对案件的主要侦破者、派出所刑警冯果的出场素描。而后,一系列问题展开了:一个临退休刑警的价值实现问题、中年人的情感状况以及对下一代的影响等问题等。当诸如此类的问题如一棵树,以破案为主干,循着性格与能力的方向逐渐生长壮大,竟发现结出的果实与出场时那几句看似随意的描写严丝合缝地契合了。

那多对人物形象的描摹同案件的推理一样精准,当所有细节相加,刚好得出他想要塑造的那个人,不偏不倚。

李善斌的母亲刘桂兰每次以唠叨琐碎的常态出场,这并不是引人注目的细节。但当整本小说读完,得知她的人生里隐藏着15年下乡的苦楚、几乎同时面对丧夫和儿媳弃家出走的打击、人到老年开始抚养与自己没有血缘的孙子的艰辛、儿媳回归给家庭造成的精神与财产的巨大耗损……这些遭遇接连不断,但她没有表露过一句不满,对儿子的信任和爱护、对孙子孙女的慈爱,让她在与警察的周旋中发挥出一个老人的笨拙的机智。

法律有准绳,情理无界限。作为警方,该如何处理李善斌敲诈而来的三十多万元现金和两公斤金条?这是并不难解的线索,却是难以面对的情感。本书讲述的是一个关于警察与罪犯的故事,更是关于父亲与女儿的故事。于是,作者同样做了一个善良的决定,选择让结局停留在洗发液营造的父爱气息中,停留在玩具熊渲染的温暖中。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