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27日 星期五
点赞!危机时科学界共同面对
第2版:专版 2020-11-02
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黄浦江畔圆满落幕

点赞!危机时科学界共同面对

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昨天闭幕 本报记者 徐程 摄

本报记者 董纯蕾 郜阳

2020年,是对人类的一次提醒、警告或攻击吗?狡猾的病毒会摧毁我们自以为坚固的家园、秩序和希望吗?蓝色星球和人类世界,会走向失控吗?他们说,每一次人类社会遭逢危机,科学家们便是英雄联盟,这次也不例外。金秋十月,横跨四大洲、11个时区、25个国家和地区、100余座城市,世界顶尖科学家“云集”上海,与无数线上观众一起,为了人类的共同命运而战。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昨夜圆满落幕,几乎每一位参会嘉宾都为这三天的火花不断、灵感四溢,为这一危机时刻的科学界共同面对而点赞。而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也成为这场顶级科学盛会的最佳注解。

历史记得2020年,除了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或许还会因为一场史无前例的人类“最强大脑”盛会。

从北京时间2020年10月30日起,在中国上海,在黄浦江畔,前所未有的“烧脑” 72小时,参会人数创历届新高的137位世界顶尖科学家,用开放、理性、创新的科学之光,为备受疫情折磨的人们重塑信心。

疫情之下

盛会规模创历届之最

“成功!”昨天21时56分,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组委会的工作群里,弹出最后一场直播会议圆满完成的好消息,欢呼一片!此时,窗外夜色已深。而在云端,采取录播形式的莫比乌斯论坛“科学马拉松”,仍在继续;直至今天零时,关于未来的种种脑洞、预言和蓝图,意犹未尽。

35、65、137,这是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最强大脑”的出席人数。

26、44、61,这是三届论坛参会诺贝尔奖得主的人数。

35、100+、200+,这是三届论坛两院院士和青年科学家的到场情况。

一条高昂向上的曲线,是中国和上海科学“朋友圈”不断扩大的最好体现。

然而,只有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工作人员知道,这份数据有多么来之不易,尤其在2020这个特殊的年份,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这一年很艰苦,国际会议几乎全部变为线上或者推迟了。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能以线上和线下结合的方式召开,离不开中国抗疫的成功和上海的努力。”从开幕式起,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主席、2006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杰·科恩伯格便反复而又真诚地表达这个意思。要知道,这位以色列“国宝级”科学家非常重视防疫,此前一直过着住所、实验室两点一线的生活,甚至连儿子去探望他,父子两人都是隔着窗户交谈。可为了此次论坛,73岁的科恩伯格经历了14天隔离,在48小时里测了两次核酸。他若有所思地说:“我知道中国为什么可以控制住疫情了。”

和科恩伯格有相同经历的,还有协会副主席、2013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迈克尔·莱维特。同样73岁的莱维特克服疫情期间的重重困难,来到上海现场参会。看到如此成功的一届盛会,莱维特激动地感慨,14天的隔离,值!

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本已做好了海外科学家统统无法线下参会的准备,但两位主席都说,现场参会是他们的分内事,只要有一丝可能性,都要努力去争取。“今年参会的科学家人数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较大幅度的增加。这是史无前例的全球顶尖科学家联动,也是在疫情背景和复杂国际形势下‘科学无国界’最有力的践行。”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秘书长王侯说。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在“科技,为了人类共同命运”主题致辞中指出,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有一个平台来持续有力地聚集科学界的客观理性声音非常有必要。“这能够为人类指明科学应对疫情的道路,帮助世界早日走出疫情的阴影。”

谢晓亮和余金权,分别是2015年阿尔巴尼医学奖得主和2016年麦克阿瑟天才奖获得者。两人在对话中讲到了上海吸引科学家的原因,余金权觉得,上海就像剑桥一样,是从事科学的梦想之地。“第三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能在上海成功举办,证明了这座城市对科学的承诺。这份支持也证明,上海将会成为世界科学的中心。”谢晓亮诚恳地说,“论坛对上海、对科学、对世界,都是有利的。”

危机当前

科学界携手创造未来

历史上,上海就以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开放姿态著称。在上海举办的第三届顶尖科学家论坛上,各种最“潮”的“黑科技”无一缺席。130余场顶尖科学家演讲,70余场物理、化学、生物、医学、信息、数学等基础科学峰会,还有人工智能、转化医学、精准治疗、新材料、新能源等一系列应用技术峰会。基因编辑、气候变化、脑机接口、量子科学、黑洞、引力波、生物多样性、阿尔茨海默症……几乎所有备受关注的科学前沿议题,都在本次论坛上获得了充分的讨论。

科学,总能带给人们希望和力量,尤其是在危机时刻。谢晓亮透露,团队找到一批具有极高中和活性的新冠病毒优质抗体,正在积极推进临床试验。

科学,总能带给人们世界的最新打开方式。美国计算机科学家、斯坦福大学前校长约翰·轩尼诗告诉大家,目前科学家正在积极探索大规模神经网络数据中心,突破摩尔定律的边界,为人工智能的更高智能寻找更多可能。

科学,总能带给人们奇思妙想。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丹·谢赫特曼为大家算了一笔“资源账”——同样作为蛋白质的来源,牛肉的生产远比鱼类生产要占据更多的自然资源,“所以多吃鱼吧!”

若要统计科学家口中的高频词,“开放”和“合作”一定在最前列。科技共同体,正在这座城市书写更多开放的美丽故事。钟南山说,面对潜在和其他可能暴发的疫情,人们必须摒弃分歧、共同面对。“这不是一般的漂亮话,而是需要认真对待,切实维护的。”

“世界面临全新局面,科学家在创新技术变革方面需要通力协作,而不是只把彼此当作竞争对手。我衷心希望,在其他领域的竞争不要在科学领域出现。”在接受记者视频连线采访时,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副主席、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朱棣文认真地说,“如果我身边的朋友能使用上海的大科学设施,那将是件非常美妙的事情。”

而上海已准备好,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国际化的视野,搭建共享平台、迎接四方来客、创造多赢局面。市科委主任、市外国专家局局长张全告诉记者,上海将在生命科学、天文、海洋、极地等前沿领域,积极参与并探索发起国际大科学计划和大科学工程,深度融入全球创新治理体系。

永不落幕

追梦科创从上海出发

72小时的科学“接力跑”,昨天成功跑到终点,而很多梦想才刚刚起跑。

55位青年英才,55双闪着光的眼睛,聚集在黄浦江畔。他们听到了罗杰·科恩伯格“你们更要做的是质疑过去知识,找到通往未来道路”的鼓励;听到了迈克尔·莱维特“你们要学会犯错误,没有犯错误,就等于没有努力”的建议;也听到了谢晓亮“夺取科学技术的金牌,中国科学家仍然任重道远”的冀望……

科学决定人类的未来,少年决定未来的人类。每年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总会搭建起少年英才和科学大师轻松活泼而充满未来光芒的互动舞台。“科学家成为偶像,是为了更好消除青年人对偶像的盲从,让他们更多问为什么。”钟南山的这席话,让追着科学家“求合影、求签名”的年轻人明白,这个舞台的目的不是为了鲜花和掌声,而是追逐星辰大海。

新晋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安德烈娅·盖兹“爽约”了,原本她该出现在“时空涟漪”峰会上。“诺贝尔奖线上颁奖典礼前,我的工作激增。考虑到时间不足会影响学术演讲质量,抱歉没能参与本次论坛的线上环节。”在发给世界顶尖科学家协会的邮件里,盖兹这样写道,“线上典礼之后,我会和你们商讨后续的参与事项。”

没有人会责怪这次失约,这是出于对科学的尊重,更因为这本身就是一场永不落幕的盛会。

位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临港新片区内的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在论坛开幕式上云启幕,科学家“天团”自此在上海有了“家”。一卷蓝图徐徐铺开,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将与新片区战略同频共振,充分依托上海优势,面向“国际协同创新区”重大期待,集聚全球顶尖国际组织总部、顶尖科学家创新实验室基地,形成具有强大全球资源配置能力的特殊经济功能区核心区。

“随着论坛连续三年的成功举办,在上海建立一个永久性的世界顶尖科学家社区已经是水到渠成的事。我相信社区将成为世界领先的科学中心之一,并通过科学转化造福人类。”科恩伯格表示。

科学界最久负盛名的会议,大概要数索尔维会议了。从1911年的第一届开始,至今仍未荒废。爱因斯坦和玻尔的经典辩论,便发轫于最著名的第五届索尔维会议,那张集齐爱因斯坦、玻尔、普朗克、居里夫人、卢瑟福、赫尔岑等的科学界“顶流明星照”至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在上海已成功举办三届,影响力“破圈”递增。未来,人们谈论起这一系列顶尖论坛时,大概不会忘记,在2020年这个特殊年份,在上海开了一场关于人类未来的“烧脑”盛会,特别理性又特别“燃”。有一些关于科学的理想,在这里萌芽;有一些改变未来的创新,从黄浦江畔启航了。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