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逸 上海民办位育中学七(1)班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直以来,我对清明节做青团的传统文化就没有深刻理解过,认为那是老一辈人才感兴趣的事儿。直到今年清明,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颗传统文化的种子。
今年清明,外婆像以往一样坐在板凳上专心地做起青团,我感到疑惑不解,觉得手工做青团很费劲力,便叫外婆去楼下便利店买一盒现成的算了。谁知外婆乐呵呵地跟我说做青团是传统工艺,年轻人都不重视了,你得了解不能失传啊。我看着艾草皮和豆沙在外婆的大手中变幻无穷,这就立刻勾起了我的好奇。但是要学好做青团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我开始注视外婆做青团的动作,只见她桌上的艾草皮、豆沙、蛋黄不一会儿就变成了一个圆圆的青团,外婆见我看得入迷,便让我也来做一个试试。而我却怕因为没有经验包不好。外婆的眼睛像一泓深邃的湖水注视着我,鼓励我和她一起做。我首先将艾草皮擀平再将豆沙和蛋黄均匀地放在艾草皮中央,最后将其揉成圆形。从外婆做青团的一摆一放,一言一语中,我竟感受到传统文化如此有魅力,如此有趣。我又惊又喜地接过精致的青团,它就像是件艺术品,让我不禁感到一股成就感油然而生。渐渐的我对传统文化的喜爱如种子般悄然播下。
亮白色的灯光下,外婆耐心地教我如何包青团,如何把皮子做的不厚不薄,如何不让蛋黄被压碎。外婆一边修正我做青团的错误,一边给我讲关于青团的故事。“现在科技越来越好了,没多少人会手工做青团了,传统文化是中国人的根呀,要发扬光大。”老人的话语总是有那么些执着和严肃。我要用心的学起来,外婆的话使我难忘,我更注重青团的细节了,不久我可以熟练地做完十几个青团。我和外婆一起把亲手制作的青团放入蒸锅里,一缕缕青烟缓缓冒出,淡淡的清香弥漫着整个房间。我的心灵正经受着一种无言的冲击,外婆的青团又香又甜,外婆的青团滋润人心。现在想来外婆不仅传承了传统文化更为平淡的生活添加了一些乐趣,就这样在我心中埋下了一颗传统文化的种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