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9日 星期二
广告 舍得的故事 “沪惠保”给老人多一份保障 认知能力的提升与社会进步 股市波澜不惊  题材层出不穷
第15版:新民财经/理念分享 2021-05-01

“沪惠保”给老人多一份保障

林小姐的父母,年纪都大了,都70多岁了。

林小姐想,家里房子也换好了,车子也满意,娃也争气。吃吃喝喝也花不了多少,接下去最大的一笔家庭开销就是双方父母的医疗开销了。

林小姐一直想帮父母挑一款百万级医疗险,跟父母说过几次,他们那一代人是不相信保险的,觉得没必要花这个钱。林小姐自己研究了半天,一拖二拖父母都超过70岁了,选择的余地更小了。大多数保险公司不承保70岁以上的老人了。更何况年纪大的老人总有这个病那个病,多数保险公司也会拒保,要找到一款适合家里老人的保险并不容易。

这周,林小姐的眼睛突然一亮,她的朋友圈被“沪惠保”刷屏了。“沪惠保”是一款上海城市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为上海基本医保参保人员,在现有医保之外,再增加一份大额自费医疗费用的补充保障。最关键的是,这款保险不限年龄、不限健康状况、无需体检,高龄老人、高危职业、既往症人群均可投保。而且,还可以用医保卡历年余额直接支付。好像没有不买的理由。

林小姐早年在国外留学。她觉得,自己在出国前后,变化最大的观念之一就是对保险的认识。

平时经常听到的一种说法是:买保险是触自己霉头。没啥么钱白花,有啥么倒霉了。但是国外的生活改变了林小姐的想法,因为她发觉,保险就是生活中离不开的一部分。读书,学校规定要买保险。租房,一定要买保险。开车,一定要买保险。所以生活中碰到什么问题,几乎都可以找保险公司。房子被飓风吹了,找保险公司。隔壁邻居着火烧到自己家了,找保险公司。车子淹了,找保险公司。看病,当然找保险公司。没保险是看不起病的。这个时候,林小姐就发现,因为买了保险,生活中的很多问题都可以得到解决,没有什么后顾之忧。经济条件好点的,买赔付多一点的。经济条件一般的,就买一般的保险。但是,一定都会买。

这个观念,要父母一辈的人接受,还不是很容易。毕竟一个观念的扭转,需要几代人的时间。从发达国家历史来看,当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时,保险市场将迎来强劲的发展趋势。2019年,我国人均GDP已超越1万美元大关。这说明,经济发展到了这个时候,吃饱了穿暖了有能力考虑更多的需求了。即使父母不接受这些理念也没关系,“沪惠保”可以为家庭成员投保,最多可为本人及5位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孩子)投保。直接帮父母买好就是了。

林小姐也看到一些分析文章,把“沪惠保”和一些其他百万级商业医疗险做比较。她心里想,哪能可以这么比,毕竟这款产品一年只要115元,其他产品一年几千元总要的。有能力可以再配更加高端的产品,但这款普惠产品可以让整个家庭多一份保障。特别是老人,他们已经不能买绝大多数保险了。

林小姐赶紧掏出手机,帮双方老人都买了“沪惠保”,感觉心定了不少。

苏曼

本版观点仅供参考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