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亮鑫
没有虚构的人物故事,唯有真实的历史呈现;没有华丽的布景道具,唯有演员精彩的表演。以中共召开二大为历史背景的非虚构戏剧《辅德里》,打破了红色题材的叙事模式,带领观众走进了一段发生在100年前上海的真实历史……
戏剧选择非虚构,这在创作上有很大的难度,也把自己逼入了艺术创作的绝境。这意味着你只能选用真实的历史碎片,而丧失本来拥有的艺术虚构空间;而创作一旦离开了艺术虚构的空间,其实是很难去架构一部完整的戏剧。然而,《辅德里》却进行了这一突破。
非虚构直接指向真实。当观众走进剧场,他们所看到的这一幕幕故事,都是曾经发生过的真实历史。
为了营造真实的历史氛围,主创团队在剧场的大门口竖起了一个石库门的辅德里门楼。观众由此走入,就能观赏大厅内的一组微缩模型,它定格了16个发生在党的二大前后的真实历史瞬间,利用灯光、剪影、道具、镜面等多种手段,展现了历史瞬间特有的现场真切感。如中共一大遭到密探袭扰、陈独秀在家中被捕、中共二大在辅德里召开、张人亚将党的文件交给父亲……虽然没有人像出现,但微缩模型复原了那些历史瞬间特有的现场感,让观众仿佛一下置身于历史之中。它们都在静静地述说历史,与舞台演出共同形成了动静结合,相得益彰的艺术效果。
舞台上充满了年轻人蓬勃的活力,他们不停地快捷走动呼喊,并变化出定格的各种人物群雕造型,这让人想起人民英雄纪念碑上的汉白玉雕塑。当蔡和森、向警予、陈延年、陈乔年、杨开慧等年轻生命相继倒下,当红色大屏幕上出现这样一段赫然醒目的文字:“从1921年至1949年,牺牲的共产党员共380多万。平均每天375人。”观众一下为之震惊,许多眼睛盈满泪水。这就是非虚构戏剧的真实力量!
《辅德里》不是音乐剧,不是朗诵剧,也不是话剧、歌剧,它没有借鉴传统模式,但敢于艺术创新。18位演员用深情讲述、优美歌声、人体雕塑、造型组合,与大屏幕上的历史图像、情景场面、木刻图画、天空海洋等融为一体。导演用全新时尚的艺术手段,充满激情地呈现了100年前的历史场景,复活了一个个信仰坚定、敢于牺牲的热血青年,折射出一个波澜壮阔、激情澎湃的革命时代。
放弃艺术虚构,精准传递史实,《辅德里》没有一个完整故事,只能碎片化呈现。它涉及人物众多、事件频繁,地点不一,时空跨越。但它尊重历史真实,没有编造,始终遵循非虚构原则。这让舞台上出现了一种从未见过的戏剧样式,它将散落各处的史料细心拾起,精心选择,耐心编织,并紧扣建党这条主线。陈独秀、毛泽东、蔡和森、向警予、李达、王会悟、杨明斋、王尽美、张人亚等人物,分别在上海、湖南、浙江、山东、法国、俄罗斯等地奔忙行动,却汇集于同一个建党主题,可谓形散神不散。
大幕拉开,俯拍的上海地图有个巨大的“十字”,它由南北高架与延安路高架构成。“十字”为保护辅德里这一红色建筑作了避让,留下了一片茂盛的延中绿地。高架1993年起建造,王会悟同年去世。作为一大、二大见证者,辅德里女主人王会悟的临终回忆,就成了这部非虚构戏剧呈现这些历史碎片的唯一连接线。她的情感叙事,连接着上海铭德里、树德里、辅德里、湖南长沙以及新中国诞生后的北京等地,这些亲身经历饱含着泪水和深情,通过歌声、台词深深感染了观众。
《辅德里》融入了最新的党史研究成果,赶上时代节奏,不仅令人耳目一新,也增添了真实的历史质感。
如何表现陈独秀?与《觉醒年代》一样,《辅德里》对陈独秀没有回避,对他在建党时的贡献给予正面呈现。这种尊重历史、实事求是的精神,让此剧更贴近历史真实,让人物焕发了应有的光彩。求真,使红色题材激发出了巨大的力量。
陈独秀没参加党的一大,但他出席党的二大是令人瞩目的。1921年11月,陈独秀出狱后即以中央局书记名义发出了中央局通告,明确党的二大定于1922年7月召开。他起草了第一部党章和《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宣言》。正是根据党史对陈独秀的最新评价,主创团队积极调整对陈独秀的形象塑造以及增加了他儿子陈延年、陈乔年两个共产党人的形象,他俩的壮烈牺牲,给这部非虚构戏剧增添了更震撼的魅力。
《辅德里》先后出现了三座石库门:陈独秀居住的铭德里,这里筹备了一大,点燃了建党的星星之火;李汉俊居住的树德里,召开了具有“开天辟地”意义的中共一大;李达、王会悟居住的辅德里,举行了党的二大,制定了第一部党章,与一大共同完成了建党任务。三座石库门与建党紧密相连,视角新颖,既是对党史研究的艺术表达,也让观众一下记住了这些上海石库门,深化了人们对“党的诞生地”和“从石库门到天安门”的历史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