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正式开馆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本报讯(首席记者 潘高峰)今天上午,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正式开馆。
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位于静安区新闸路与大田路交会处,房屋建造于1919年9月,是一座历经百年风雨的旧式石库门里弄住宅建筑,原属新闸路经远里,现址为新闸路613弄12号,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是全市“一馆五址”中第一个正式开馆的场馆,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军史上筚路蓝缕、披荆斩棘、波澜壮阔的伟大征程,见证了中共中央军委机关在沪斗争的峥嵘岁月,也见证了周恩来、杨殷、彭湃等革命元勋的光辉事迹。
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筹建历时3年,由静安区委宣传部牵头,区委党史研究室作为建设主体,中共二大会址纪念馆负责运营管理。2020年8月,中共中央军委机关旧址纪念馆筹建工作获中央批复后,静安区广泛汇总多方专家意见,对展陈大纲进行修改完善和对布展设计进行优化提升。场馆展览面积192平方米,主题为“风雨经远里,军史丰碑地”。通过图文、实物、视频、音频等多种形式讲述中央军委自成立至1933年1月离开上海向苏区转移,这将近8年间的历史变迁。
纪念馆旧址也是彭湃等烈士的被捕地点。1929年8月24日下午,中央军委、江苏省委军委在新闸路613弄12号召开联席会议,与会者有中央军事部部长、中央军委主任杨殷,中央军委委员彭湃、颜昌颐,兵士科科长邢士贞和上海总工会纠察队副总指挥张际春。公共租界工部局巡捕、军警当天突然破门而入,五人被捕入狱。1929年8月30日,彭湃、杨殷、颜昌颐、邢士贞四人在上海龙华英勇就义。
今天的开馆仪式,也邀请了“军委四烈士”家属代表彭湃烈士之孙彭浩,杨殷烈士外孙女崔静薇、曾外孙女崔淑敏,邢士贞烈士侄孙邢双庆、邢红建等出席。
纪念馆的展陈内容,对史实的把握力求客观、精准,陈列大纲经中共中央党史与文献研究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以及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等专业部门多次审核,并且将50%的文献资料以文物复制件的形式陈列展出,增强了历史还原度,其中也包括了彭湃、杨殷等当时写给党中央的信件复制件。
在布展形式上,也进行了全面优化、提升,展览版面更加简洁,清晰,运用电子触摸屏展示烈士家书与手稿,增强展览互动性;通过“动态影像窗”再现上世纪20年代石库门里弄场景,增强历史代入感;在有限空间内设置了弧形屏幕,增加展厅纵深感;整体配色素雅清新,提升展厅明亮度。
今后,中共中央军委旧址纪念馆将依托“上海市志愿者服务基地”进一步加强与驻沪部队等单位共建,携手打造一支“军人讲军史”的特色志愿者服务队,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课程的常态化、持续性开展。通过讲好军史故事,擦亮“党的诞生地”红色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