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5月12日 星期日
新书速递 洞若观火的尘世之眼 身边有诗,诗中有远方 以文书史,传承上海红色基因
第10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 2021-07-04

以文书史,传承上海红色基因

读“苏河红色印记”系列丛书之《星火沪西》

◆胡晓军

在上海市作家协会指导下,由普陀区委宣传部、区文旅局、区作协邀集多位作家撰写的《星火沪西》于“七一”前夕正式出版,作为向党的百年华诞“以文书史”的精神献礼。作为“苏河红色印记”丛书系列的重点著作,《星火沪西》以苏河为线索,以沪西为核心,以周边红色地标、人物、事迹为线索,以21篇纪实报告文学叙写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在上海的革命斗争历程。

通读全书,笔者似乎听到了沪西工人半日学校的琅琅读书声,看到了大夏大学的莘莘学子,仿佛已置身于“五卅运动”的滚滚人流、工人起义的阵阵炮火、抗日救亡运动的猎猎旗海;更有若见老友之感,感到自己与顾正红、邓中夏、刘华、张浩、黄励重逢,互相热烈握手;又有如遇知音之喜,感到自己与佘立亚、李硕勋、何孟雄、帅孟奇、郭纲琳等初次见面,彼此自我介绍;笔者还仿佛走进了简陋的剧场,欣赏“孩子剧团”小演员们的精彩表演,翻阅《新少年报》,认真阅读稚气未脱却又慷慨激扬的青春文字……不同层次、不同角度和不同方面的叙写,既有重点,也有交集,形成了彼此独立、互相联系的系统,通过一篇又一篇的连续阅读,上海的那段红色历史逐渐完整,上海的那片红色基因也更加明朗起来。

上海作为党的酝酿和诞生地、早期工人运动及地下斗争的重地,现存红色地标多达300多处,革命人物、英雄事迹极为丰富。要讲好这些故事,让人们尤其是年轻一代知道“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从而对“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真理产生由形象而逻辑的认知、由感性而理性的判断,文学创作自然责无旁贷。《星火沪西》的21篇作品,聚焦精准,点面结合,从策划者、创作者直到编辑者,均显示出高度的政治自觉、科学的历史认知和出色的文学才能,共同完成了对上海革命斗争史的文学叙写。

通读全书,笔者有两个体会或曰发现。

其一,对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学叙写,必须坚持正确的党史观,而正确的党史观则来自对党史的准确认知与科学把握,方能在重要人物、重大事件的叙写中做到“大事不虚”。《星火沪西》的21篇作品,均为作家潜心钻研史料、寻访红色地标、征求党史专家意见,以正确的观念、严谨的作风、真诚的态度创作而成,满足了纪实报告文学的这一最基础也是最严格的要求。

其二,对革命历史题材的文学叙写,必须遵循文学也即纪实报告文学的创作规律。通观《星火沪西》的21篇作品,作家们以史实为根、以人事为干、以艺术为华,在历史叙写与文学描写之间各取重心、各显其能。其中,一些作品侧重通俗流畅的史笔记叙,如《序幕:1919年,赤色风暴起沪西》《从文化启蒙到红色启蒙》《灯塔》《看不见的硝烟》等,此类写法多见于记录重大历史事件,文风朴实,逻辑缜密,客观的记载和确凿的数据,令人感到历史的厚重深沉,有如坚实的金属质感;一些作品偏向生动鲜活的文学描写,如《正义凛然心火红》《狱中的遗书》《沪西巾帼》《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等,此类写法多见于人物及其事迹,作家运用生活积累和丰富想象,还原出数十年前的人物状貌、事件环境,令人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现场感和代入感;一些作品则着重叙议结合,作家客观描述史实,同时站在当时的历史条件和当今的时代高度进行简短、精要的评点,有的更带有浓烈的情感色彩。值得一提的是,上述三类写法并不是彼此隔膜的,而是互相融汇的。

综上所述,作为一部“以文书史”的文集,《星火沪西》符合革命历史题材的纪实报告文学创作的现实及未来趋势,兼具客观的史实、科学的观念、人文的思考和艺术的想象力,能为读者提供融感性与理性为一体的阅读体验。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