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04月25日 星期五
悠悠赤子心 热爱可抵岁月长
第11版:2020东京奥运会特别报道 2021-08-04

热爱可抵岁月长

——独家再访倪夏莲

58岁的倪夏莲再战奥运 特约记者 钱俊 摄

扫码看本报记者视频连线倪夏莲

“活络了!自由了!”结束了又一届的奥运之旅,上海阿姨倪夏莲一周前回到卢森堡的家中。

本报近日独家再访倪夏莲,听她叙说因为视频而火遍海内外之后,自己生活的变化,共同回忆参加这届特别的奥运会的各种经历各种感受,记者再度感受到这位乒坛“活化石”的特别魅力。

“可乐奶奶”

“哎哟,这次我爆了!火爆了!”说起前不久接受本报专访时拍摄的视频,倪夏莲喜上眉梢、手舞足蹈。她说,海内外的朋友看到后都转发给她,“感谢晚报,也恭喜你做了这么好一篇采访。”把《新民晚报》称为自家人,倪夏莲说,本报这两次采访带给她轻松开心的感觉。

回到卢森堡近一周,倪夏莲却忙得连乒乓球拍都没摸一下——除了倒时差、彻底放松休息之外,每天大部分的时间,她都在应对来自全世界的各路媒体。

58岁“高龄”参赛,性情中人的倪阿姨凭借爽朗直率的性格,圈粉无数。本报出品的视频被好多家自媒体截屏成图片,文字改头换面就变成了一篇又一篇“10万+”。

这次奥运会上,倪夏莲的对手是来自韩国的申裕斌,今年17岁,与倪夏莲还在上高中的小女儿差不多大。两人出场时的画面,被网友评论为,就像“外婆带着外孙女”。倪夏莲以11比2拿下了第一局。“很可惜,第一局赢得太轻松了,第二局没能一鼓作气地拿下来。”

另一个让她出圈火爆的画面背后也有故事。在那日比赛间隙,倪夏莲接过教练兼丈夫托米手中的一瓶可乐,“咕咚咕咚”地一口气干了半瓶。这段动图在网络上广为流传,倪夏莲也因此多了个“可乐奶奶”的新外号。

“其实我平时从来不喝可乐!我只喝白水……因为,怕胖呀!”她透露,当时喝可乐是为了让自己兴奋一点,“吃点糖、加点营养,感觉更有力道了呀!”话语中,带着几分上海阿姨的“精明”聪慧。

神仙眷侣

都说,好的爱情成就彼此。对于倪夏莲而言,正是丈夫义无反顾的支持,才让她走到了今天。

鏖战66分钟,3比4不敌对手,58岁的倪夏莲输了。走下赛场,倪夏莲一个劲地找托米复盘,说来说去,托米只有一句回答:“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你是最棒的!”失利的阴影消散了,两人手牵手回了奥运村。

“他是一个很聪明的人,因为他知道,我需要的是这个(安慰)而不是责怪。”是教练是丈夫更是倪夏莲的心理辅导师——58岁的年龄,倪夏莲被丈夫宠成小公主。

倪夏莲告诉记者,自己本来也不是这样爽朗、淡然的性格,是丈夫改变了她。“年轻的时候不懂,年长了才知道,自己需要有深度的爱情。”那是一种不可言传只可意会的默契。或许一个眼神一个动作,就能让惴惴不安的心安定下来。

从小就进入专业队学习,倪夏莲对乒乓运动的执着认真早已铭刻进骨血。“用北方话来说,打球时有点轴。”看淡输赢,享受生活,丈夫的一言一行变成了解开倪夏莲心结的钥匙,每当被问到倪夏莲输球怎么办时,托米都说:“赢了,就继续打,输了,就度假嘛。”

“一直被他宠着,我就有了拼搏的动力。如果他对我态度不太好或者并不太欣赏我的付出,那我这样坚持打乒乓还有什么意义?!”回忆起丈夫的种种,语气中都带着甜蜜娇嗔。倪夏莲开玩笑地告诉记者,夫妇俩把每一次比赛都当做蜜月旅行。在托米的欣赏目光下,倪夏莲打球“越来越扎劲,越打越兴奋”。

祝福国乒

视频通话的背景,是一幅巨大的浮雕竹刻画。简洁的笔触下,勾勒出的是出淤泥而不染的夏日荷花图。

在海外,倪夏莲是常胜将军,冠军的“活招牌”,但她仍不忘祖国的培育之恩。东京奥运会赛后采访中,她再次强调:“我倪夏莲,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没有中国队的培养,就没有我的今天。站在奥运会的赛场上,我感到很荣幸,能和中国队一起展示中国人的风貌。”

如今的国乒中,倪夏莲最看好小将孙颖莎。看了莎莎与伊藤美诚的半决赛转播,她连连感叹,“太不容易了。”

纵横乒坛多年,倪夏莲了解,伊藤的崛起背后是日本乒乓的全力以赴。“伊藤有个庞大的团队,甚至专门配了两个捡球的。”如此势在必得,对中国队的冲击可想而知。

有绝对实力、年轻却又冷静,孙颖莎让倪夏莲赞不绝口,“这孩子相当优秀。未来一定会越来越好。”

祝福娘家人,倪夏莲说,丢掉一块混双金牌那是意外,“国乒的优秀是一代代传承。这样的团队也能始终保持强大。”

特派记者 厉苒苒(本报东京今日电)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