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市场和十月初开门红持续上涨不同,呈现震荡回调、弱势企稳的走势。在股市分析中,有一种叫波浪理论,通俗地讲就是大盘涨跌类似于潮起潮落。如果以此形容,那么目前的市场正处于退潮阶段。
本周市场的显著特点,就是缩量调整,其中上证指数两次探低3515点,创下9月初以来的新低,直逼3500点整数关。随后虽然企稳反弹,但也是有气无力,波澜不兴。盘中机构以退为进,集中抛售煤炭、钢铁、锂电等前期表现活跃的强势品种,表现出较强的避险情绪。从原因看,当前市场最大的困惑,就是缺乏仍处在底部、有号召力、可持续的热点板块。
回顾今年前三季度,春节以前仍是“喝酒吃药”等大消费、蓝筹股,其中最有代表性的贵州茅台在3月18日创出2608元新高。随后便是以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半导体芯片为主的科技成长板块,其核心是“碳中和、碳达峰”题材。三季度后,又转向以煤炭、钢铁、化工、有色等周期股在涨价预期下的持续走强行情。但进入10月份后由于部分地方出现拉闸限电,对钢铁有色化工等产能释放形成制约,导致周期股“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持续下跌。现在,市场缺乏热点,酿酒、医疗、金融、军工等虽有表现,但也来去匆匆,其中要么股价不在底部,要么调整不够充分,只是超跌反弹,短线轮动。由于热点散乱,轮动迅速,使得场内资金无所适从,难以跟进,最终导致行情缩量调整。
随着调整持续,沪深股市大概率进入阶段性“退潮”阶段。一方面,成交量大幅萎缩,国庆节前曾连续49天日成交量超过1万亿元,刷新历史纪录。到本周五个交易日,沪深两市日成交金额均回落到1万亿元,其中周四只有8608亿元,仅为9月初最大成交量1.71万亿元的一半左右。从技术分析量价对应的角度,伴随着量能的减少,大盘也将缩量下跌,震荡回调。另一方面,目前时值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陆续披露,本周剩下的两周又是上市公司三季报集中披露的阶段,宏观经济是否符合市场预期,微观上市公司业绩又是否物有所值,还是徒有题材虚名,外强中干?都将陆续揭晓。投资者也应该采取短线观望,等待靴子落地。这一状况至少将持续到月底。
关键还是下一阶段的领涨板块到底在哪里?还是需要在多空博弈中加以筛选、酝酿和培育。此外,从盘面观察,市场氛围有明显转弱特征,主要表现在市场逻辑和基本面逻辑的矛盾和混乱。例如现阶段国际石油、天然气价格高企,内地北方进入冬季供暖期,煤炭价格坚挺,对能源需求有增无减,但煤炭、石油、燃气等公用事业板块大幅下跌,带有明显的借利好出货的痕迹。又如江特电机、赣锋锂业、通策医疗、石大胜华等部分业绩大增的个股在业绩披露前后纷纷跌停,即便三季报业绩增速有所减缓,但股价表现更加夸张。这种见利好无动于衷,见利空夺路而逃的现象,是较为典型的空头市场逻辑。
从目前看,上证指数或将在3500点附近休整一段时间,虽然下跌空间未必大,但向上空间短线也看不到。投资者不妨短线观望,谨慎以待。 申万宏源 钱启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