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03月29日 星期五
《突围》中的两场戏,恍若回到话剧舞台 肩上芭蕾  从上海出发 期待八面来风
第13版:星期天夜光杯/文艺评论 2021-11-21
观杂技舞剧《化·蝶》

肩上芭蕾 从上海出发

◆朱光

杂技舞剧《化·蝶》日前在上汽·上海文化广场上演引发了一段往事,“肩上芭蕾”这门绝技,正是该剧主演吴正丹、魏葆华夫妇,近20年前在上海城市舞蹈公司的鼓舞下创意、演绎成功,首先亮相于2004年上海大剧院且连演20场后,走向世界的。当年,这一融合被赞为“中国杂技第一次与经典芭蕾交融、第一次与交响乐握手,第一次以戏剧形式登堂入室”。而“肩上芭蕾”此番又成为《化·蝶》的压轴。

“肩上芭蕾”源于当年的广州军区战士杂技团创演的节目《东方天鹅——杂技芭蕾对手顶》,获得过国际金奖。因而,节目组期望在此基础上,拓展为一部杂技芭蕾舞剧。当年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所属上海城市舞蹈公司闻讯后,果断接盘,与战士杂技团紧密合作。在城市舞蹈的牵头下,大剧院艺术中心等也随之出力……按时任战士杂技团团长宁根福的话来说:“如果没有城市舞蹈以及上海各个方面的协力,排演杂技芭蕾舞剧《天鹅湖》也许只能还是一个梦。”

出于为国家打造优质文化产品的高度责任感,上海全方位出人出资出力,汇聚了海内外优秀的舞蹈、舞美、服装专家“强强联手”,形成优质资源组合,构建了一支实力雄厚的专业制作团队。在上海这个大平台上组建的高度职业化团队、在上海这个大舞台上亮相引发的多频高光亮相、在上海这个大码头上引来的海外巡演商机,让“杂技对手顶”节目成长为杂技舞剧《天鹅湖》,进而在近20年后,又孵化出以民族故事为主题的《化·蝶》。

时过境迁人不变。从节目到剧目,从西方芭蕾舞剧《天鹅湖》到传统文化叙事《化·蝶》——导演、主演均是赵明,以及吴正丹和魏葆华夫妇。吴正丹6岁刚进沈阳市体校时就认识了魏葆华,几年后意外得又在辽宁省技巧队相遇,且在11岁时与他成为搭档——在技巧双人项目里,魏葆华是“底座”,托举吴正丹这个“尖子”。2002年1月,在“杂技界的奥斯卡”蒙特卡洛国际杂技节上,他俩的《东方的天鹅——杂技芭蕾对手顶》荣获金奖。如今,她已成为广州市杂技艺术剧院总经理兼艺术总监。她从一名体操运动员到杂技演员再到剧院管理者、制作人。导演赵明始终是舞蹈界响当当的名导演。他们的合作固若金汤。

自上海杂技团的杂技剧《战上海》为杂技形成“剧”树立了中国杂技界的信心——肢体技巧很高的节目,也能成为融入叙事、凸显红色主题的舞台剧之后,能以本土原创题材制作杂技剧就成为中国杂技界的新目标。从“天鹅”到“蝴蝶”,美的意向从西方转向东方,但是造就美的核心力量——依然是人的力量与智慧。该剧融合了戏剧、舞蹈、杂技、魔术等形式,仅杂技就覆盖到32个科目,可谓是融合中国杂技之精华。蹬、顶、抖杠、软功令人目不暇接。与此同时,扯铃中的绳幻化为“红绳”牵线梁祝等创意,把杂技深深融入了剧情,成为具有中国传统情感色彩的道具,实属有机的创意。这就是让杂技成为杂技剧,让杂技人成为表演艺术家的根本原因所在。当然,这最初始于上海,这座拥有原创引擎力的国际文化大都市。

放大

缩小

上一版

下一版

下载

读报纸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