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云
昨天,由我国自主设计、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球最大集装箱量集装箱船在江南造船长兴基地顺利交付。这是中国船舶集团近一个月内交付的第二艘24000TEU超大型集装箱新船,第一艘已于6月23日起锚远航。中国船舶集团克服疫情封控的不利影响,用苦干追回失去的时间,兑现按期交付的承诺。毫不夸张地说,一个月内交付两艘大型集装箱新船是一个“光辉的开场”,标志着全球最大型箱船建造交付已进入“上海时间”“中国时间”。
上海人、中国人造船的星辰大海,就这样从长兴基地启航。
同样在昨天,还有不少值得庆祝的好消息。
昨天上午,虹口区集中启动5个功能性项目:北外滩街道76街坊新建学校项目、同济大学附属澄衷中学项目、新建大名排水系统、北外滩慢行系统二层连廊示范段和北外滩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工程,助力北外滩民生服务、基础建设和城区形象再上新台阶,标志着北外滩功能性项目建设按下加速键。
另一则消息更关乎全上海百姓的生活。上海市商务委主任顾军昨天接受媒体访谈时透露,目前全市已有近九成餐厅恢复堂食,650家菜市场恢复营业,复市率达到74.3%,无法被团购和线上抢菜全部取代的线下菜市场“买买买”的乐趣正在回来。
盛夏的上海,各行各业复工达产的势头比骄阳更炽热,显示出大家期盼追赶时间、重新出发的迫切心情。无论是上海植物园北区改扩建、哔哩哔哩新世代产业园、杨浦区新一轮架空线入地等一批市级、区级重大工程建设项目开工,还是虹口区历史性地实现成片二级旧里以下旧改征收正式收官,以及25个重大功能性事项导入“五个新城”、6月上海迎来新开业首店逾40家、上海体育产业投资基金等浦东引领区一批重大项目上线,都为下半年的上海建设发展开了一个好头。
开局就是冲刺。2022年下半年,走出疫情带来的不利影响,按下“重启”键的上海再次全力起跑。在连日来的高温中,无数“打工人”正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他们,可能是“热到变形”甚至中暑的“大白”,可能是在烈日下抢修电路的劳动者,可能是风驰电掣的快递和外卖小哥,可能是用脚步丈量城市风景的“道路美容师”……他们,用最平凡而有意义的劳动,实现疫情防控和复工达产两手抓、两手硬、两手赢。
不可否认,当前的疫情防控压力仍然存在。特别是近日上海连续出现多例本土阳性感染者,涉及范围广、社会活动多,存在社区隐匿传播风险,防疫形势严峻复杂。面对更加狡猾的奥密克戎BA.5病毒毒株,已有多区宣布在全域或有阳性感染者轨迹的街镇“加筛”,对美容美发、足浴等生活性服务业开展巡查。一些区域的室内经营性体育场所等公共场所也暂时关闭,力争将风险降到最低。
在当前疫情防控和经济重振两手抓的关键时期,每一个上海人都有责任做到“守土有责”。只有我们从戴好口罩、不聚集扎堆、认真扫场所码、主动打疫苗、配合流调这样的小事做起,守好疫情防控的“个人关”,方能不负每一次“光辉的开场”,让我们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去争取2022下半年开局冲刺的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