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海累计开设各类品牌首店1078家,今年尽管受到疫情影响,但1-6月上海依然引来366家首店落户,首店数量蝉联内地首店之都的桂冠。市商务委员会主任顾军昨天做客“2022民生访谈”时透露,上海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将提速,培育形成从“首发”到“首店”,再到“总部”的“首发经济”效应,助力集聚品牌资源、引领消费潮流。同时还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培育100个左右的市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形成有内涵、有颜值、有温度的家门口幸福美好生活场景。
升级重点商圈
为“首发”“首店”创造条件
去年7月,国务院批准率先在上海等五个城市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工作,给上海这座最具商业基因的城市赋予了新的发展机遇。2021年,上海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到1.8万亿元,规模稳居全国主要城市首位;消费品进口额5235.6亿元,约占全国三分之一。
顾军表示,近年来,上海首发经济发展十分强劲,成了打响“上海购物”品牌,丰富消费高质量供给的关键一招。就在7月8日,城市更新重点地标项目——南京西路1225号锦沧文华广场,迎来知名意大利奢侈品集团OTB旗下四大先锋时尚设计品牌Maison Margiela、MARNI、JIL SANDER、AMIRI旗舰店入驻,这也是上海进入全面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阶段后,率先于核心商圈亮相的首批高能级首店。
围绕“首发经济”,上海将进一步提升品牌集聚能力,支持国际品牌中国区总部升级为亚太区总部乃至全球总部;进一步提升消费引领能力,全面升级南京东路等重点商圈业态和服务功能,为首发活动和首店入驻创造有利条件;进一步提升时尚原创能力,加快培养和吸引时尚设计师、专业经纪人、专业买手等专业人才;同时优化首发经济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扶持、活动报备、通关便利、知识产权等方面的制度和政策创新供给,为新品首发活动和首店落户提供更大力度的政策支持。
升级社区服务
打造家门口美好生活
2021年,长宁区、普陀区入选国家“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试点。近期,静安区、徐汇区和嘉定区参评第二批国家级试点。顾军介绍:“去年底开始,我们会同市发改委、市住建委和市规划资源局在全市范围启动了市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示范社区建设试点工作,计划用三年左右时间,培育100个左右的市级‘一刻钟便民生活圈’。”
“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是以社区居民为服务对象,在步行15分钟可达的范围内,配备社区便利化购物、餐饮、教育、文化、医疗、养老、体育休闲等多元功能,不仅满足居民“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还能满足居民多样化物质和精神需求,体现宜居、宜业、宜学、宜游、宜养等高品质社区服务功能。
顾军表示,上海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要深入践行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与广大上海市民的消费需求相适应,与上海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定位相匹配,让市民从身边小店的点滴变化中触摸城市肌理、共享多彩生活,形成有内涵、有颜值、有温度的家门口幸福美好生活场景。
有内涵,就是“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消费供给能力要更丰富,除了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便利店、综合超市、标准化菜市场、生鲜超市等,还将因地制宜发展品质提升类业态,如特色餐饮、精品超市、书店书吧等。
有颜值,就是要打造更加宜人的商圈硬件设施,街区可漫步、建筑可阅读不仅仅是地标性商圈和建筑,家门口的街区和建筑同样可以让人心生美好。
有温度,就是要打造全龄友好、全民共享、全时关怀的“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比如,完善必要的无障碍设施和母婴设施,设立为老年人服务的专柜和体验店等,力争将社区“晨经济”和“夜经济”优势发挥到极致。
下一步,市商务委将边试点、边总结、边推广成熟经验做法,增强市民的获得感。
本报记者 张钰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