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丽宏
从事文学写作五十多年,出版的书已难以计数,其中有诗集、散文集、报告文学集、小说集、绘本,可谓五花八门。在我已经出版的书中,这两本新书也许可以看作是新的品种。
这两本书,汇集了本人最近二十年中的各种演讲、访谈、对话、博客和在网络上传播的文字。在我已经出版的大量著作中,这是两本很特别的书。书中的篇章,有长有短,但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都是我对这个时代的真实看法,而且大多不加修饰,口语白描,直抒胸臆。其中的内容,有谈论文学,议论读书,有回忆自己的人生经历,也有对社会、历史、自然和时事的观察、思考和议论。编这两本书的过程,也是自己对这二十年人生和事业的回顾和反思。这些文字,曾经散落在各种媒体的报道、网络的传播和朋友间的通信往来,把它们集合在一起,竟然有这么多数量和规模,让人吃惊,也颇多感慨。一个文人,能生活在这个风云起伏、日新月异的时代,是一种幸运,人生因此而曲折,眼界因此而阔远,思想也因此而自由奔放。收在这两本书中的篇章,和我以前的作品有些不同,也许都不是那么讲究谋篇布局,文字也不是那样精雕细琢。它们所呈现的,不是文学创作的成就,而是面对这个大时代产生的丰富感想,是一些直接的记录,是一些冷静的见证,也是一声声发自内心的叹息。
两本书的书名,分别是《我留在世界上的指纹》和《心灵是一个幽邃的花园》。用这样两个有点诗意的句子来做书名,并非为了招徕读者,而是有感而发。这两个书名,前者是我的诗集《疼痛》中的一句诗,后者是我解读一部世界文学名著的一篇演讲的标题。生命在世界上旅行,到处留下指纹,自己看不见,但它们处处存在于无形之中。书中的内容,其实也如指纹,只是化成了文字,可以让人直观地触摸到我在探索人性世相过程中产生的情思。把心灵比作花园,是文学的语言,这大半辈子,一直在文学的道路上探求寻觅,回头看看,确实如在一个幽深丰繁的花园中徜徉,欣赏花开花落,感受枝叶间的风霜雨雪时,不时发出由衷的感叹。
很感谢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精心编辑出版这两本书,使这些散落在各处的文字能和读者见面,也给我的文学人生留下一份珍贵的纪念。
辛丑仲夏于四步斋
(本文为《我留在世界上的指纹》和《心灵是一个幽邃的花园》自序,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2年6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