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是杨阿姨找到我,一见面就泣不成声。
十六年前,杨阿姨通过网络与现任丈夫相识,得知对方是上海人,家境不怎么好,且单身一人。杨阿姨虽然也是上海人,但长期在外地工作。对方在网上不善言辞,给杨阿姨留下忠厚老实的印象,两人很谈得来。
网恋半年后,杨阿姨就回到上海和对方生活在一起,这才知道对方的经济条件比想象中还差。住的是一间很小的棚户房,家里没有一样像样的东西,经济十分拮据。对方平时在外打工,每月工资几千元,还要支付他儿子每月500元生活费。棚户房根本没法住,怕委屈杨阿姨,两人一直在外租房,对方付了三个月房租后就没钱了,杨阿姨拿出钱,才帮他解了围。好在杨阿姨本身就是能吃苦的人,两人也就相安无事。这时,对方跟杨阿姨说,三年内这里会征收,他的房子里只有一个户口,估计征收也只能分得一房一厅,如果杨阿姨同意结婚,领了结婚证就可以分两房两厅。
起初杨阿姨并没有决定与对方结婚,毕竟相处时间不长,加上全家都不看好他们,因此,杨阿姨一直没有答应。为了让杨阿姨答应领证,对方常去杨阿姨父母家软磨硬泡。面对对方的一再请求,在和对方一起生活的第三年,杨阿姨答应领了证。就这样,两人在外租房一起生活了十六年,个中甜酸苦辣只有杨阿姨知道,不仅家徒四壁,没有一件像样的用具,家里所有电器和生活品,都是杨阿姨和自己家人提供。问题是丈夫从不领情,没有任何谢意。五年前,杨阿姨与丈夫一起申请了一套经适房,目前装修结束。还没有等到搬新居,那边传来好消息,丈夫原来的棚户房盼来了征收。奇怪的是,自从征收告示张贴出来后,丈夫仿佛变了一个人,没事就往动迁组跑。至于征收政策、安置方案,从不跟杨阿姨谈起,还不允许杨阿姨过问。丈夫怎么签的征收协议,领取了多少征收款,杨阿姨一概不清楚。
就在杨阿姨以为盼来了好日子,既可以住新房,又有一笔征收款,从此可以改善生活时,她做梦都没有想到,丈夫竟提出了离婚,且态度十分坚决。不仅征收款不给分文,还要与杨阿姨分割经适房。任凭杨阿姨怎么规劝,丈夫丝毫不改主意。
杨阿姨只得找到我,让我为她支支招。对丈夫的忘恩负义,毫不念多年的夫妻情,她实在难以接受。听了杨阿姨的讲述,我不免为杨阿姨的遭遇感到不平,更为她丈夫的所作所为感到不齿。我当场跟她丈夫通了电话,丈夫一听到我的名字,就挂断了电话,看来这个不懂法又不懂理的丈夫,确实铁了心要与杨阿姨离婚。我也分析丈夫可能是穷了一辈子,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钱,现在有了一笔钱便忘乎所以。我便劝杨阿姨可以拿起法律的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杨阿姨接受了我的意见。
人民调解员 青云